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年07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如何讲好党史故事

★文 /《小康》记者 尤蕾 吴洁

  
  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从惊涛骇浪走向波澜壮阔,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与值得记忆的往事。如何让今天的人们走近这段历史,需要生动的细节与人物故事贯穿其中
  
  《小康》:请您谈谈当初制作《筑梦路上》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夏蒙:其实,每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了逢五逢十的纪念日时,基本都会制作一部大型的文献纪录片。而这部与以往的有些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它有一些不一样的考虑。我们希望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希望这部片子是有故事的。以往的片子更多的则是政论片。
  《小康》:我们知道,从文本到影像之间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您在拍摄中是如何实现文稿与画面的对接而不让其产生割裂感呢?
  夏蒙:确实,从文本到影像,中间是要实现一个很大跨越。有时候过于强调文本的权威性和时事性,不太考虑片子的可看性,就极易造成在文稿上贴画面,这样的片子是没有生命力的。
  所以,我们拿到中央文献提供的初稿后,在此基础上,用电视化的语言重新对这部纪录片进行了构建,包括结构、语言、故事等等。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们花了大力气,也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中宣部黄坤明常务副部长和王晓辉副部长都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特别感谢他们的支持。
  《小康》:这部纪录片只有32集,每集时长也就只有20多分钟,您如何把握片子的节奏并在有限的时间内把95年的历史进行浓缩?
  夏蒙:央视纪录片频道的优势是国际视野,最近几年引进了不少西方优秀的纪录片,尤其是一些历史性或时事性的纪录片,它们的节奏和风格,我们也都比较了解。所以我们就努力将《筑梦路上》在样式和风格上与国际接轨。
  我对这个片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首先必须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要有足够的信息量,尽可能多地来讲述故事讲述历史,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内发生了哪些事情,尽量呈现给观众。
  不过,我也有与之前不一样的感受。我过去拍摄邓子恢这部纪录片时,镜头多是比较舒缓,时常会有大段的采访。20多年后的今天,情况变了,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了,就不能再用看图识字似的的方式反复去讲一些大道理。人们更想知道这些事是怎么发生、怎么解决的,其中的细节有哪些。我们要呈现的就是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小康》: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历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浩如烟渺,您也说过,这32集每一集都是一个重大事件,最终如何确定了现在片子的构架呢?
  夏蒙:这其实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央文献最初拟定为30集,前27集讲述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最后3集是十八大之后的故事。后来我们就考虑是不是可以在结构划分上有个思路上的突破,把历史更浓缩一些,让更接近当下的变得更明朗一些。所以我们就把到新中国成立的剧集制作了9集,同时,我们也对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文革”到改革开放等剧集进行了平衡。最后8集我们集中讲述十八大之后的重大事件,又成为一个独立的篇章。这样区分片子的结构,我们有这样一个考虑,回顾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如果说我们不能立足当下,不能鼓舞当代的观众,不能让人们看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努力,就不能算成功,现在看来,播出后的热烈反响远超预期,应该算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特别要感谢中央领导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感谢中宣部主抓这项工作的几位领导对这部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关心和指导。在这部文献纪录片刚开始酝酿的时候,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就鼓励主创人员要带着革命的激情与爱国主义的情怀去创作;王晓辉副部长也鼓励大家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同志对拍摄内容提出过很好的建议,并建议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拨付纪录片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支持。如果没有这么多领导的悉心指导、热情鼓励,这部文献纪录片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成功。
  
  
  《小康》2016年07月下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6-07-30


2016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6年02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6年03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6年04月(《小康▪财智》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