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年07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栏目:小康故事
中国小康指数拉萨调查报告

★文 /《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拉萨幸福小康指数

  85.6
  幸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愿景,也是一个城市和国家发展的方向。拉萨市连续四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这一结果也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困惑。
  拉萨人民的幸福感来自今昔天壤对比。从社会经济发育发展程度而言,拉萨远远落后于内地城市,很多方面依靠中央的特殊关怀和北京、江苏等省(市)的无私援助才得以全面迅速发展。拉萨是从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电、没有任何的现代文明一系列的物质基础、没有民主政治的社会制度下,过渡到如今焕然一新的局面。
  作为抽象概念的幸福,如何测量?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的基准问题主要围绕工作、生活、婚姻幸福感三个维度展开。
  在被问及“总体而言,您感觉现在的生活幸福吗”,83%的受访者选择了“幸福”和“非常幸福”这两个选项,这个数值高于全国17个点。在问及关于工作幸福感问题时,52%以上的拉萨受访者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幸福感”,10%的受访者认为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中国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达1300万人。然而在拉萨,就业并不是一件让人们发愁的事情。2012年,拉萨市在全国率先将“四业工程”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融为一体:“以业育人,以业安人、以业管人、以业富人”。在这个工程中,拉萨每年投入近亿资金进行培训,包括免费的农民驾驶培训班,烹饪培训班,种植、养殖培训班,园林环保培训班,藏毯编织、藏香制作、唐卡绘制等手工艺培训班,乡村旅游培训班等。
  在培训工作中,拉萨市坚持没有就业门路的不培训,没有市场需求的不培训,没有发展潜力的不培训的“三不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成熟一期培训一期,拉萨市城乡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显著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增收致富途径不断扩宽。2014年全年,拉萨实现转移就业1.0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万人的102%。实现劳务输出3.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3万人的113.3%,创收4.1亿元,超额完成1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失业率基本保持在5.1%左右,而拉萨市整体失业率控制在了2%。
  当受访者被问到“哪些因素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时,他们给出了这样的排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大教育投入和改善城市环境。
  拉萨市民感到幸福,关键是他们的基本民生需求得到了满足。从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到98.7%的农牧民拥有自己的住宅;从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根本不能上学,到享受15年免费教育政策;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增加到68岁,住有所居、学有所教、业有所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拉萨人的幸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过去延续到了现在,还将延续到未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心态,也是社会矛盾的诱因。拉萨人民之所以感到幸福,社会公正平等和共同富裕极为重要。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的新拉萨,人民不仅拥有绝对的人身自由,而且拥有充分的社会活动的自由,拥有创造并享受美好生活的自由。人人享有均等的公共资源,全民拥有义务教育权利,农牧民享有免费医疗权利,城镇居民享有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公共资源的普遍化和均等化,个人和家庭财产的基本均衡分布,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为拉萨人民的幸福奠定了社会基础。
  拉萨长期以来就是藏传佛教的中心,藏传佛教深深镌刻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雪域大地,影响极为深广。如今,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共荣的格局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这座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城市带给了人们心灵上的幸福。
  市民是幸福拉萨的宗旨,发展是幸福拉萨的基础,民生是幸福拉萨的先导,文化是幸福拉萨的灵魂,政府是幸福拉萨的引擎。
  2015拉萨幸福小康指数85.6,高出2015中国幸福小康指数4.6个点。
  《小康》2016年07月下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6-07-30


2016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6年02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6年03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6年04月(《小康▪财智》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