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年05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社会
沈家大屋:文保单位沦为危房

★文 /《小康》记者 陈玉荣

沈家大屋坍塌严重,不少梁柱门窗腐朽破损,墙上的彩绘雕刻也都已经模糊不清
  
  虽然拥有两块牌子,两任市委书记批示、人大前后三次召开现场执法和重点督办会议,当地媒体、专家学者振臂高呼,沈家大屋古建筑群,却依然多处坍塌,成为危房,修缮工作迫在眉睫。
  
  新开村,湖南省长沙地区迄今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位于省会东北50公里外的浏阳市龙伏镇捞刀河畔。
  古桥飞渡、古树葱茏、古建筑群集,步入村内,《小康》记者就能感受到这里浓浓的历史韵味。
  这里是长株潭地区现存古民居最多的村,清代屋场的建筑使用面积有19000余平方米(2004年实测数据,下同),另有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多处,老建筑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这里是宋末元初“浏遭歼屠殆尽”幸存者的新辟之地;这里还是焦达峰领导湖南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新开村内最引人注目,名声最为远扬的当属位于村东北隅的沈家大屋。被文物保护部门列入长沙市文物保护、湖南省文物保护范畴的沈家大屋,经省市文物专家科考发现是一部镌刻着中国百年兴衰历史的生动画卷,是古城长沙历经战火涂炭后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晚清江南民居标本。
  然而,令人颇为遗憾的是,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占地面积13500多平方米(含庭院等),虽然拥有两块牌子,两届长沙市委书记批示,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现场执法检查1次、重点督办会议两次,当地媒体、专家学者振臂高呼,沈家大屋古建筑群依然多处坍塌,成为危房,修缮工作可谓迫在眉睫。
  
  年久失修、风雨飘摇
  沈家大屋,主体部分为当地沈氏彬安房永庆堂主人沈抟九儿子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落成,光绪时后嗣续建三寿堂、师竹堂、德润堂、筠竹堂和崇基堂等。现存建筑占地面积为7153平方米,建筑使用面积为13551平方米;17间厅,30多条巷道和长短回廊将20多栋屋、200余间房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
  还未踏入沈家大屋大门,《小康》记者就见门外杂乱堆放着柴垛和一些老旧农具。进入屋内,可见屋屋相叠,庭院错落,廊道回环,嵌以精美的木雕、泥塑、彩绘,然而也因年久失修的缘故,不少梁柱倒塌,屋顶陷落,蛛网密结,灰尘厚积。而没有砖瓦遮掩的房间更是破败不堪,杂草丛生,鼠蚁乱窜。
  就在《小康》记者探寻之际,听闻有人高声笑语,原来是附近的几个居民穿堂而过。“我23岁时嫁过来的,那一年1981年。当时很多人都住在大屋里,后来大家陆陆续续搬出来,现在只剩一个孤寡老太太住里面。” 一个叫付翠玉的村民说。
  “三年前,沈家大屋状况还比较好,还被旅行社设计为游玩路线中的一个点,失修后就没人愿意过去看了。”湖南省湘辉旅行社工作人员沈勤俭告诉《小康》记者。
  
  专家联名,呼吁抢救
  “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后,不准建不准拆,大屋里的人只好撤走。2004年到2009年间,住在大屋里的人陆续迁出来,我儿子算是最后迁走的。”沈家后人沈学尧对《小康》记者说,“10年前屋子结构还算比较完好,我来牵头维修保护;但维修资金实在不够,长期风吹雨淋,就倒成这样了。”
  为了保护这个老屋,从沈家大屋走出来的沈绍尧可谓呕心沥血。他今年69岁,是长沙市气象局的退休高级工程师。“1999年开始,各路专家学者就不断来考察。长沙市政协委员、市博物馆黄纲正馆长来了,一看这么好的地方,了不得。2002年初,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李显模等8位委员搞了个保护提案,当时还叫发源寺大屋,马上引起各界的重视,老屋被媒体炒成沈家大屋”,沈绍尧告诉《小康》记者。
  2003年新开村被推介为历史文化名村,沈家大屋的名号也随之远扬。因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价值,沈家大屋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8月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将2020年前修复沈家大屋载入长政办发(2006)34号文件,与修复曾国藩墓园、谭嗣同故居、望城靖港镇并列; 2008年12月,长沙市规划局和浏阳市规划局、龙伏镇政府就沈家大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上网公开招标……
  2008年,省会长沙28位专家学者联名写了《抢救沈家大屋,变宝贵资源为知名品牌——致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封呼吁信》,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建议:充分认识抢救保护的多重意义;分两步走:“先救命,后治病”;打造天人合一的影视基地和著名景点景区;上下协同,努力开创多方共赢局面。
  在省市各级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及各方有识之士的努力下, 2011年沈家大屋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浏阳市于2009年出台628万元的保护方案,2012年又出台147万元的抢险方案……但是真正到位的资金寥寥。
  
  “两块牌子”,为何这般落魄?
  两块牌子,保护方案、抢险方案频出,沈家大屋为何依然得不到保护?
  “虽然有长沙市两届市委书记批示,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现场执法检查、重点督办会议先后开了三次,但因种种原因,到位保护资金极少。”沈绍尧忍不住叹息道,“大家都知道它是个宝呀。但是看着它日益衰损成这样,真想捡起石头打天哪,不单是可惜,简直是痛心!”
  负责修缮工作的沈学尧告诉《小康》记者,县里面的文物保护重点不在沈家大屋,除了两年前来过最大额的10万(据说是省里来的消防经费),剩下的都是其它地方筹措的几项小额资金,远远赶不上屋子倒塌的速度。“去年修了槽门,换了柱头,今年把周边的屋子也维修了下,反正是有钱做到无钱止。”
  曾多次到沈家大屋做考察,参与过专家联名呼吁信的长沙市文史专家陈先枢对《小康》记者说:“现在沈家大屋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村里不富裕拿不出钱来,按文物法不能随意修建。此外,按照规定,上面拨多少资金下面也要多少资金配套,浏阳拿不出这么多钱。”
  而据当地政府部门透露,浏阳需要保护的文物单位非常多,财政困难资金有限而顾不过来,也想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好沈家大屋,通过发展旅游,来为保护传统村落“造血”。
  “要打造旅游景区的话,要分几期来搞,一期估计都要两百万左右,修复一些主要的厅堂、培养讲解员、启动停车场公厕等等。”沈勤俭说。
  “如果仅仅用于危房的矫正和抢救至少需要几百万,而要全面修缮,作为旅游开发项目来搞,还不止那个数目。”陈先枢谈到,“不过,首先是要保护下来抢救下来,第二步再考虑利用的问题。”
  
  
  《小康》2016年05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6-05-21


2016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6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6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6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