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5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专题策划
“中三角”之长株潭:中国最早城市群已结硕果

★文 /本刊记者 张玉荣

张萍在介绍长株潭现状
  
  沿湘江呈“品”字型分布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融合的步伐加快,一体化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在“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正迈向创新发展的腾飞之路。
  
  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小康》杂志记者来到四面环水的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此情此景,虽不见毛泽东笔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然而处处可见绿荫掩映、游人怡然的悠闲自在。相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国内地娱乐之都”的长沙整个生活节奏相对迟缓,从开通不久时隔8分钟一趟的地铁2号线、不紧不慢的乘客就可见一斑。
  除了东西走向的2号线,南北走向的1号线也即将开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长沙通往湘潭、株洲的融合也是日渐紧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现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实际距离已进一步缩小,以各自实际建成区边缘来测量,湘潭、株洲与长沙距离20公里,而株洲与湘潭只相距10公里。
  
  蜕变:“长株潭经济区”到“3+5”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动议颇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曾有专家提出合并三市为“毛泽东城”的构想,80年代初长株潭经济区由构想开始转入理论探索。
  1997年,湖南成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省级协调机构,开始推进长株潭三市一体化。
  2006年,湖南省对长株潭城市群扩容,首次提出以长株潭为中心、一个半小时车程为半径、囊括环长株潭的另外5个城市,形成如今的“3+5”格局。
  ……
  4月下旬,记者来到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采访最早提出长株潭三市融城、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原会长张萍。这位白发苍苍、年逾87岁高龄的老学者曾在1982年12月正式把“长株潭经济区”(金三角一体化)以提案的形式在湖南省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
  谈及“长株潭经济区”提案初衷,张萍介绍,“湖南没有大型、特大型的经济中心城市,但有长株潭城市群。三市是沿着湘江中下游自然形成的一个‘品’字形的城市群体,两两相距30~50千米,相比较大的中心城市与其卫星城镇的距离还要近得多,从历史与现实看,三市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经济与社会的联系,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综合体。如果三市联合,实行一体化发展,就可以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中心或增长极。”根据这种探索和思考,张萍建议将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逐步形成湖南综合经济中心。
  此后,“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等概念相继出炉并被认可且得以实施。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也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
  现今,“长株潭3+5城市群”被广泛认可。即以长株潭3个城市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个城市在内的“3+5”城市群。
  
  硕果:一体化到“两型社会”建设
  沿湘江呈“品”字型分布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融合的步伐加快,一体化建设一路高歌猛进。
  2003年5月10日,中国联通取消三市之间CDMA长途、漫游费,两地通话算市话。
  2005年上半年,长株潭三市完成GDP总量1005.85亿元,半年总量首次突破千亿。
  2006年2月28日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长株潭三市GDP总量为2412.6亿元,增长14%,首次超过武汉(2286.69亿元)。
  2006年6月27日-28日,第一届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三市市长在会上签署了《长株潭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2007年2月长株潭公交车正式开通。
  ……
  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两型社会”的建设与转型使得长株潭这样一个金三角经济圈更为引人注目。
  作为我国最早提出的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经验引人瞩目,硕果累累。
  省市联动。从上世纪80年代初,长株潭一体化第一次进入湖南省决策层的视野,到2009年1月4日 正厅级机构长株潭“两型办”挂牌。湖南省委省政府主导、三市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的联动机制不遗余力地从行政推动层面上促进一体化的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长株潭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按照“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思路进行探索,有力地推动了一体化建设。
  落实“五个相同”。即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2006年,长株潭提出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新五同”,目前长、株、潭三市已经实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规划。
  借助国家战略机会。借助国家批准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在优化城市环境方面将重点放在治理工业污染和治理湘江上。目前,三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有大幅提升。在新型工业化方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摈弃掠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而构建“两型社会”。
  
  探索:“成长三角”的转型与创新
  长株潭一体化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引擎。
  “相比于武汉城市圈‘极核结构’模式,环鄱阳湖城市群‘环圈形’模式,长江中游城市群与环长株潭城市群都是‘成长三角’模式。现在《规划》出来,第一次在国家区域战略层面来谈,对于长株潭来说是一个机遇。”湖南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童中贤说。在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正迈向建设与转型、创新发展的腾飞之路。
  现实创新环境则是其雄厚的基础。首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信息:2014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99.03亿元,增长10.2%。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都为这个“成长三角”创造了良好基础环境。
  “有了良好的基础,需要更好实现转型与升级,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城市群的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群的吸引与接纳能力,促进长期发展;推动城市群整合资源,协同共进,形成合力。”湘潭市两型办副主任蒋文武这般解读。
  除了自身的转型与创新,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更需有所担当。童中贤说,“需要探索如何更好为长江经济带服务、为全国服务;探索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在农业空间比较大的中部地区,探索城镇化发展以城市群来带动,既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
  4月8日,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获批设立,成为长株潭建设及中部崛起的福音。国务院批复明确表示:设立并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康》2015年05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5-09


2015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