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4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本期封面故事:失眠症蔓延

★文 /《小康》记者 鄂璠 北京报道

  
  睡不好,会生病;“睡不好”,本身就是一种病。睡眠障碍形式多样,失眠症已成“流行病”。还有梦游症、磨牙症、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等。科学家指出人一生中睡眠的时间约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您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过得好吗?
  
  您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过得好吗?
  面对这个问题,可能不少家庭幸福、学业有成、婚姻美满、事业发达、潜力无限,让亲朋好友们“羡慕嫉妒”的人会满怀焦虑地回答:“不好!”
  为什么呢?因为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这些人或者辗转反侧睡不着、或者易醒、或者噩梦缠身、或者睡醒后身体不舒服……“睡不好”,很痛苦、会烦恼,一些人还会自己找药吃,但却很少有人想到去“寻医”。
  
  睡不好是种病吗?
  七成人“睡不好” 六成年轻人起床后疲倦
  入睡轻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这是判定睡眠是否正常的三种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有多少人“睡不好”呢?
  为了解国人睡眠状况,向广大公众普及健康睡眠知识,唤醒更多的人关注并重视睡眠问题。去年3月20日,在第14个世界睡眠日(每年3月21日为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的“世界睡眠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小康》杂志社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生命时报社等机构一起启动了“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活动,该调查历时近一年,共有6000多名受访者参与。其中男性受访者占比54.1%,女性受访者占比45.9%;按照20岁以下、20岁~29岁、30岁~39岁、40岁~49岁、50岁~59岁、60岁以上六个年龄段进行划分,各年龄段受访者占比基本均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入睡轻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的标准,七成(73.6%)人认为自己存在睡眠问题,仅26.4%的人表示自己不存在任何睡眠问题。看到这一调查结果,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感到有些惊讶,“73.6%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这个比例很高。”不过据他分析,这七成人中必定包含着两种情况,一种人是长期“睡不好”,而另一种人只是短期“睡不好”。
  多长时间才算作是“长期”呢?郭兮恒给出的标准是:一个月以上。
  具体来说,怎样才算“入睡轻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呢,郭兮恒解释道: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躺在床上10~30分钟就能快速入睡,便是入睡轻松;一个人晚上睡眠比较深,不容易被惊醒,即使醒了也很容易再次睡着,便是睡中香甜;而睡后清醒,顾名思义,就是醒来之后特别舒爽,感觉做事很有活力,工作效率特别高。“除了通过这三方面来判断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外,还可以看第二天的情绪,一个人睡眠好,他的情绪自然会很好。”
  4年前,《小康》杂志社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中产职业人群,开展了一次“中国职场人士睡眠健康调查”,在那次调查中,有超过八成(8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一种或几种“睡眠亚健康”状况,其中最常见的五种状况便是:起床后疲倦、困顿(46.2%),多梦(39.5%),睡不踏实、半夜时常惊醒(36.5%),睡眠很浅、易被吵醒(30.3%),入睡困难(24.6%)。
  这一次,覆盖了学生、职场人士、退休人员三个群体的“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发现,存在一种或几种“睡眠亚健康”状况的人同样达到了八成(87.9%),仅12.1%的人表示自己没有任何“睡眠亚健康”状况。国人普遍存在的“睡眠亚健康”状况有:起床后疲倦、困顿(57%),睡眠很浅、易被吵醒(41.8%),多梦(38.5%),睡不踏实、半夜时常惊醒(30.6%),入睡困难(28.1%)。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不同年龄段受访者分别进行“睡眠亚健康”情况分析后发现,在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有57.9%的人表示起床后疲倦、困顿,36.8%的人感到入睡困难;在20~29岁的受访者中,有61.1%的人表示起床后疲倦、困顿,40%的人睡不踏实、半夜时常惊醒。
  “睡眠亚健康”,并非像很多其他病征一样,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睡不好,会生什么病?
  在郭兮恒所著的《睡眠好 病就少》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睡得好是健康和快乐的标志,睡不好是苦恼和疾病的征兆。
  睡眠,其实远不止休息那么简单。良好的睡眠不仅能够恢复体力、恢复精力,还能够增加免疫、助生长,甚至能够延缓衰老、促进心理健康、美容养颜。而睡不好,很容易便会生病。“人体的健康状况是与睡眠的质量和睡眠时间息息相关的。”郭兮恒告诉《小康》记者,他曾接待过一位年轻患者,这位患者在诉说自己的睡眠情况时,说着说着就停下了,然后惊恐地眨着眼睛问他:“我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刚才说什么了?”这位患者平时也是如此,经常忘事,就连家门钥匙都会弄丢好多次。“这就是睡眠不好、大脑不能得到充分休息的表现。睡不好觉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及其头脑的灵活程度,睡不好觉会引起肥胖,还会使人的容貌发生变化。”郭兮恒接触过很多患有失眠症的人,他们中有的人患病时间很短,但外在形象却彻底改变了,有的20多岁的人看上去就像40多岁一样。
  “最重要的是睡眠不好会引发很多疾病,因为大部分疾病和睡眠不好有直接关系。”郭兮恒举例说,“当一些人出现睡眠障碍时,比如睡眠呼吸暂停征,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某些人长期失眠,就会加速身体肥胖,促使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的寿命。”
  睡不好,会生病。那么,“睡不好”本身就算是一种病吗?
  “睡不好当然算是一种病了。”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邦勇说,如果长期睡眠不好,不仅算是一种病,而且这种疾病还会影响到很多问题,诸如人的机体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容易让人精神焦虑、疲惫,等等。
  参与“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中,多达九成人都认为“睡不好是种病”。王芬便是其中的一位,44岁的她常在亲朋好友们面前自称是“资深睡不着人士”,她是从29岁生完孩子后开始落下“睡不着”的“病根”,至今已有15年了,每个月大约有15到20个夜晚,她都不得不与失眠做抗争,“我常常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折腾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我试过很多方法,数绵羊、按摩、睡前泡脚、喝牛奶,等等,都不管用。”不过,有一种方法,虽然王芬不敢天天用,但她却心服口服地认为那种方法很管用,并且坚信“睡不好就是病”,这种方法便是吃药,“我每个月吃安眠药的次数绝对不超过五次,因为没去医院问过医生,而是自己去药房买药,所以不敢天天吃,只是在第二天有重要工作的时候才会去吃。反正经常失眠,也习惯了。”面对记者“您觉得睡不好,算是一种病吗?”的问题,她反问记者,“怎么会不是病呢?如果不是病的话,又怎么会有安眠药?”
  实际上,王芬所患有的失眠症,仅仅是睡眠障碍的其中一种。据郭兮恒介绍,睡眠障碍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梦游症、磨牙症、呼吸暂停综合征、嗜睡症、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梦魇、早醒,等等。
  
  同床难同眠 有人看手机,有人看电脑,能在30分钟内入睡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现代科技在增加人们知识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的副作用。
  
  失眠已成“流行病”
  在“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中,虽然只有28.1%的人表示自己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但在回答“决定睡觉之后,您通常需要多长时间入睡”这个问题时,却有42.2%的人表示自己的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上,其中37.8%的人需要30至60分钟的时间入睡,4%的人需要1小时至2小时的时间入睡,0.4%的人需要超过2小时才能入睡。
  在医学界,“入睡困难”是如何被界定的呢?郭兮恒告诉记者,入睡困难是指上床后超过30分钟仍不能入睡,而这还只是失眠的三种形式之一。失眠的另外两种形式是凌晨早醒和睡眠维持困难,其中凌晨早醒是指睡着之后在半夜突然醒来,不能再入睡;而睡眠维持困难是指夜间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按一般人平均睡眠时间7~8小时计算)。“此外,判断是否患有失眠还有一个时间限制,即只有当上述三种睡眠障碍每周出现3次以上,并且持续1个月以上,才确诊为失眠。”郭兮恒补充说道,“偶尔出现一次睡眠异常不能称为失眠,也无需使用药物。”
  如此看来,只有30分钟以内的入睡时间才算是合理的,而在“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中,能够在30分钟之内睡着的只有五成(57.7%)人。
  失眠,已成为一种悄然扩散的“流行病”。在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中,失眠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对我国500万个家庭进行的睡眠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中至少有38.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有相当多的人失眠。
  “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还发现,女性的失眠问题要比男性更加突出。在参与此次调查的女性受访者当中,仅54.1%的人能够在30分钟之内入睡;40.8%的人需要花30至60分钟的时间入睡;4.5%的人和王芬一样,需要用1至2个小时的时间入睡;0.6%的人入睡时间长达2个小时以上。而在男性受访者当中,能够在30分钟之内入睡的人达到了六成(60.2%),比女性多出了6.1个百分点;需要花费30至60分钟、1至2个小时、2个小时以上时间入睡的人分别占比35.8%、3.8%、0.3%,比女性则分别低了5、0.7、0.3个百分点。
  “从性别上来看,女性患失眠的比例的确比男性高一些。”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郭兮恒发现,失眠的发生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关系,例如从职业上来说,失眠患者多是一些财会人员、司机、文字工作者等;而失眠症发病最多的年龄段是35至55岁,因为这个年龄段在社会上承受的压力比较大。经过多年研究,郭兮恒总结出失眠的四大发病因素,分别是精神性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
  
  “失眠和失眠症不是一回事儿”
  在临床中,郭兮恒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一小部分去医院就诊、吵着说自己睡不好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失眠症患者。
  因此郭兮恒特别提醒大家,失眠和失眠症并不是一回事儿。“失眠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适或白天思睡等。这种情况每周至少发生3次,而且持续1个月以上。但是失眠则大不一样,它仅仅指的是有时没有睡好。”另外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睡眠时间少于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而认为自己患上了失眠症,“睡眠时间短并不能说明自己患有失眠症,除非它真的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或者影响到了你的身心健康,因为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都不一样。”
  此次调查中关于公众所认为的理想睡眠时间的调查结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8%的人理想睡眠时间长达9个小时以上;20.5%的人理想睡眠时长为8至9个小时;52.9%的人理想睡眠时长与一般人的平均睡眠时间相吻合,为7至8个小时;21.3%的人理想睡眠时长为6至7个小时;还有2.4%的人理想睡眠时长仅为5至6个小时。
  关于理想睡眠时间,郭兮恒总结了两点,一是“因人而异,不可以一概而论”;二是“第二天醒来觉得全身舒畅”。
  帮助上千万人彻底告别失眠的心理放松大师、励志类畅销书作家保罗·麦肯纳博士亦指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每晚睡8个小时,有些人只需要睡五六个小时就足够了,无论睡多少小时,真正要紧的是,人必须真正得到休息,使精力得到补充。
  
  “没睡够”为何却“不想睡”
  虽然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都不一样,但相对于自己感觉上“睡够”的理想睡眠时间,却只有13.8%的人表示自己每天的实际睡眠时间与理想睡眠时间“没有差距、很充足”,其余八成(86.2%)人则都感到“没睡够”。
  在此次“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中吐槽“没睡够”的这八成人中,34.2%的人表示每天的实际睡眠时间与理想睡眠时间相差在1小时之内,41.1%的人觉得自己每天少睡了1至2个小时,还有10.9%的人甚至认为自己在睡眠时间上的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达到了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感觉实际睡眠时间与理想睡眠时间‘没有差距、很充足’和‘相差在1小时之内’的人共占比48%,这些人的睡眠应该还是够的;其他人的睡眠时间则都不足,其中10.9%的相差2个小时以上的人则是睡眠绝对不足。”郭兮恒分析说。
  虽然这么多人都声称自己“没睡够”,但另外一个“矛盾”的事实是,有不少人虽然“没睡够”,却“不想睡”。
  “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只有9.8%的人会在22点之前睡觉,42.1%的人在22至23点之间睡觉,31.3%的人在23至24点之间睡觉,12.1%的人在24点至凌晨1点之间睡觉,还有少数人(4.7%)会在凌晨1点钟以后睡觉。
  其实,最合适的睡觉时间应该是在22点之前,但却只有9.8%的人做到了按时睡觉。42.1%的人睡得有点晚,但在22至23点之间,还算正常。其他在23点之后才睡觉的人,确实算是睡得比较晚了。
  今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与206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自己担任县委书记的往事,称自己当时常熬夜生病,并告诫大家不要熬夜。
  但事实上,熬夜这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却已成为了很多人难以改变的生活习惯。调查显示,仅1%的人从来不会推迟预期的睡觉时间,极少推迟预期睡觉时间的人也只有一成(18.2%),49.4%的人有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推迟预期的睡觉时间,28.8%的人则会经常推迟睡觉时间,还有2.6%的人天天都会把睡觉时间推迟到较晚的时候。在对不同年龄段受访者分别进行“睡觉时间”情况分析后发现,20岁以下受访者经常晚睡、天天晚睡的现象最为突出,经常晚睡者有42.1%、天天晚睡者有9.5%。
  
  为什么要熬夜?
  ——上网、看电视、看电影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么多人“不想睡”?
  调查显示,国人推迟睡觉时间的首要因素竟是上网、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等休闲娱乐活动,74.5%的人因此而晚睡;因为工作、加班、赶活而晚睡的人比因为“玩”而晚睡的人少了28个百分点,是国人推迟睡觉时间的第二大因素;此外,生活烦恼(38.8%)、社交应酬(30.1%)、环境因素(26.4%)、身体原因(20.4%)也经常成为国人推迟睡觉时间的理由。
  在周邦勇看来,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人们习惯推迟睡觉时间的第一要素。“如果确实要工作、加班、赶活,那没有办法。但这样的情况不会成为常态,一个重视身体健康的人,一定会合理、有计划地安排好工作的时间,而不会天天占用睡觉的时间来加班赶工作的。相对而言,因为休闲娱乐活动而推迟睡觉时间,则是不健康的,特别是在睡觉之前进行这些活动,很容易使大脑兴奋,导致难以入眠。”
  周邦勇告诉《小康》记者,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还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他建议人们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每天在22点之前就让身心慢慢平静下来。
  “从保健角度而言,睡眠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周邦勇感慨道,“睡眠不好就相当于是慢性自杀,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家人的生活。”
  我国清代著名的养生学家李渔也说过,“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关于睡眠的现实情况却是:七成人认为自己存在睡眠问题,八成人表示自己存在一种或几种“睡眠亚健康”状况,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睡不好是种病”,但面对睡眠问题,只有30.4%的人会向一些专业类机构求助;“没去医院问过医生,而是自己去药房买药”的王芬属于9.4%的那部分受访人群,他们不会向专业类机构求助,但会自行服用一些药物。
  更多的人,在睡不好的时候,既不会求助于专业机构,也不会自行服药,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挺着挺着,就过去了。
  
  
  《小康》2015年04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4-04


2015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