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栏目:公司产业
上升期的希望:中国制药业解困

★文 /老马

广东中山,联邦制药厂包装车间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
  
  中国制药业还处在上升期,希望与困难并存,可以预见行业中蕴含的办法和突破能力比困难更强大。
  
  2014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改委下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药改”方案涉及药品供应领域的8个行业协会,核心内容是从2015年1月1日起2700多种由国家定价的药品价格会“全部放开”。
  
  冷对与热捧
  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牵涉所有中国人日常健康保障的药品价格,以一种什么新姿态出现意义重大。
  有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给出了这样的预测:绝大部分药品“不会涨价”,仅有诸如云南白药之类的独门中成药和血液制品类会有“小幅上涨”。预测在药价放开后消费者的负担大致上不会因之增加,“不涨价”背后的另外一方——制药业面临什么样的新局面也值得关注。
  央视的“新常态下看‘药改’”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药改后有一部分药品的价格肯定会向上调整,而这部分药品却是普通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最需要、市场空间很大的基本日常用药,媒体常称之廉价药。
  如果廉价药价格维持原状(零售最高限价和出厂国家定价),它们就可能 “消失”。全国医疗机构曾经有一个统计,在国家限定价格的廉价药中,有23种属于长期缺货或者很难采购到的品种。
  有些廉价药价格虽低,治疗作用却并不“廉”,反倒至关重要,比如用于治疗心脏衰竭急性发作的的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以往价格是每支3.6元。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用药,以往每瓶4.9元人民币,全国仅北京一家药厂维持生产供应。
  还有些廉价药属普通百姓依赖度、信任感很高的类型,价格更为中低收入阶层所看中。比较典型的如治疗咳嗽的复方甘草片,以往每瓶1~2元,减缓感冒症状的感冒通以往每盒1~2元。
  媒体对这些普通民众热捧多年的经典常用廉价药被市场冷对的来龙去脉议论颇多,归结起来就是,站在药品供应链背后的每个环节——生产、批发、零售、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多方的利益越来越失衡。
  治疗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疾病的前列康,售价30余年来保持在12元,但厂家称原料价格已经上涨了8倍,人工成本上涨了10倍。治疗气阴两亏、心悸盗汗的生脉饮,成本(原料中含人参)10元,售价6元人民币。
  药厂的直接成本并不是药价的全部,按某药企老总的话说,一粒药片(胶囊)、一支注射液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在国家专业监管部门批准环节之外还要经过“四重门”:一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取得参加招标资格,二是通过省级招标取得进入医院的资格,三是通过医院选择关,四是医药公司的批发。这位老总比较委婉地说:“这些‘门’是有费用的,全国的相关环节至少要养活100万从业者。”
  媒体称按目前供应体制,医院销售的药品占到消费者购买量的70%~80%,药品利润的70%~80%由以上四重门所得。
  利润微薄甚至价格倒挂导致亏损的廉价药品种,导致整个供应链各环节都无利可图,市场规律就令其悄然谢幕。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曾经公开表示,廉价常用药的消失速度是每年数十种,企图以最高限价和出厂价定价维持价格的实际结果,导致药厂做一粒(板、盒、瓶)就亏一笔。
  某药企的老总对着镜头实话实说:我们(药厂)不是公益机构,我们要对投资者和股东负责。
  如果药厂的利润连简单再生产循环都无法维系,这种局面就应该改变。
  显而易见,即便放开了基本药品的价格管制,常用廉价药体现的社会公益性效益可能要大于制药业本身得到的经济收益,廉价药能否成为药厂做大做强的效益增长极,放在全球都是一个课题。
  
  加法减法
  根据知名研究机构埃姆斯健康(IMS Health)的预测,中国目前已接近成为全球第三大药品消费市场,2020年更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这与中国13亿人口基数和民众越来越强的消费能力,与人口老龄化和个人健康重视度的普遍强化是随行的,无论是全球医药行业巨头还是中国本土医药行业都不会轻易放过中国医药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预期。
  2010年,中国制药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名第18~20位,不靠前也不殿后,从工业产值观察,2010年中国制药业完成的工业产值累计达11741.3 亿元,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707772.16亿元的1.65%,横向比较观察,发达国家的制药业在工业产值中的占比一般能够达到10%~15%。从发展幅度观察,近几年中国制药业的增长幅度平均在20%左右。 
  横比竖比,中国制药业的预期提升空间巨大。
  根据2013年数据,2012年全球医药市场营收规模为8600亿美元(约合53320亿元人民币),而同期中国医药市场的营收规模为490亿美元(约合303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医药市场营收总量的5.6%。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药品中间体出口国,原先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提供国是印度,中国在2010年超越印度成为第一。这意味着原料药、中间体出口到国外或者供应给外资药厂,经过加工包装,摇身一变成为高大上洋品牌,从制药到商品的流程中,利润的大头被外资品牌药厂拿走。
  外资药厂的利润有多丰厚,可以从葛兰素史克(GSK)医药贿赂案的案值得到一个感性的认识。2014年9月19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以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被告单位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CI)罚金人民币30亿元;判处被告人马克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驱逐出境……”
  法院认定,GSK中国部门“邀请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从事医务工作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由其赞助和组织的境内外各类会议,通过支付差旅费、讲课费、安排旅游等方式贿赂与会医务人员,然后将相关费用分别以‘研讨会费用’等科目在财务系统中报账。GSKCI各类药品得以进入各地医疗机构。”
  然而,葛兰素史克被开罚巨额罚单并非仅此一次,也并非仅在中国,2012年7月,GSK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30亿美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罚金,缘由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指控GSK的营销活动“不择手段”,一些药品的用途超出药监批准的范围,数据选择性造假等等。
  抛开GSK缴纳巨额罚款的法律和价值观判断,仅就其背后隐含的支付能力看,这些跨国巨头的营收和利润相当惊人。这种强大的财务实力,当然来自其强大的产品和营销能力(不否认其中包含商业贿赂的有害元素)。
  中国有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大国的环境和条件,也具备制药大国的工业基础,向制药强国迈进是理应愿景。
  众多的研究表明,阻梗在中国制药强国路上的第一道要解之题是多与少,做加法还是减法。此处可以英国为参照系。
  英国是世界第三大制药强国,按2013年的全球制药企业营收额排名,英国在前10名中占有两个位置,分别是排名第6的葛兰素史克GSK、排名第8的阿斯利康。
  英国的制药业以门类全和保障广著称,据统计,在全球使用量最大的100种药品中,美国供应比重占全球第一,英国长期占全球第二(目前英国的占比在瑞士等国的竞争下有所降低),2011年英国在全球制药业营收总额的占比为16%,而中国2012年的这个占比是5.6%。
  在全球同业营收占比数超过中国制药业3倍的英国制药业,2012年统计的企业数是387家,中国大约是7700家,二者相差19倍,这背后凸显一个很明确的问题:中国制药业在企业数量上需要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英国是高福利国家,有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公共医疗体系NHS。数据表明, NHS是世界上最大的药品采购方,每年向英国制药业为主体的供应方采购200亿英镑(约合2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品和服务,英国制药业每年的营收为300亿英镑(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也即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采购占到英国制药业营收的三分之二。
  中国的国民公共福利支出水平远低于英国,中国普通民众的医药平均开支亦远低于英国,但中国民众的消费支出能力是在逐步上升的过程中,13亿人口基数和与之匹配的庞大公共医疗体系形成了支撑中国医药业内生需求的刚性基础,在这个基础中,基本药物目录所含品种当属制药业最大的营收支撑点。
  目前在中国医药市场上供应的药物中,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有520种(2012年版)。中国的基本药物品种数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录设定的312种基本相若(中国因为收录了中成药,所以总量多一些)。数据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公共福利水平越高,基本药物的数量也越多,全球35个高收入国家(包括英国)的基本用药目录药品平均数为1700余种,是WHO基本药物种类数的5.4倍,是中国的3.28倍。
  仅仅在保障民众基本健康需求的优先用药这个领域,中国的市场也在强有力的需求推动下不断成长,何况还有中高端差异化的医药消费需求也在不断膨胀,为做强本土医药业,增加与跨国巨头在本土药品和全球消费市场竞技的实力提供了做加法的空间。
  
高价药背后的高利润使得中国制药业急速膨胀。
  
  独立旅与集团军
  中国医药业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强壮。
  行业强的基础是企业强,全球的现实和英国制药业结构显示,制药业的强壮与行业集中度紧密相关,中国医药行业的分布类似以各自为战的独立旅为主体的形态,缺乏有强大攻城略地实力的集团军。
  可以想象,在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翻了几番的价格之中,有人赚了钱,并且可能赚了大钱,比如握有大量专利药、创新药的跨国制药巨头,展现在市场形态中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高价(背后是高利润率)合资药、进口药,这就是集团军的力量。
  资料显示,中国制药业规模急速膨胀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这可能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药价的价格突变有关,有专家认为,当时中国的药价可以用“翻着跟斗往上涨”有关。但一哄而起的药企快速分薄了药价上涨可能带来的收益,制药业成为大面积亏损的行业。
  上世纪80年代,全国有800余家药企,如果中国制药业规模保持在这样一个行业数量规模,就基本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制药强国英国目前的2倍,而中国仅内需市场具有与英国制药业相若的营收总额,设想的企业平均营收可达3亿元人民币(按3000亿元人民币规模计算)。
  而中国药企数量从1980年左右的800余家,在15年左右高速增长到1996年的5396家,15年膨胀了6.7倍,直接的后果就是产业碎片化,独立旅打不了大战役。
  用专业术语说这是市场集中度使然。
  有学者认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行业利润水平呈正相关,碎片化的产业形态一般会导致恶性竞争,导致产业利润水平低下,中国制药业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中国制药企业数量不足千家,亏损率也不足10%,从1993年开始,随着中国制药业规模的快速膨胀,行业亏损率也伴生而来。1993年的行业亏损率为24.04%,1996年中国制药企业数量达到峰值(5396家),行业亏损率也达到新高的39.84%,亏损企业2000余家。制药业的亏损率至今依然比较高。
  观察中国排名最靠前的大药企所占市场份额,2001年时的市场集中度为1.6%(营收占比),排名前四位的药企市场集中度为5.7%,而英国在1993年时排名前四的药企市场集中度为38%,德国排名前四的药企在1993年的市场集中度为28%,与此同时,世界前25家药企的市场集中度在2000年时已经达到60%。
  
  并购为王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经验,提升市场集中度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并购。
  英国排名第二的药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就是典型的跨国并购产物。阿斯利康前身是瑞典的阿斯特拉Astra公司+英国的泽尼卡Zeneca公司,二者都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比较大的市场份额,1999年正式宣布合并,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是1993年。
  观察全球制药行业,并购一直是全行业的活跃行为,2008年金融风暴后到2013年,根据制药业咨询机构EvaluatePharma的统计,5年间球制药业并购交易共有976起,交易总额513亿美元(约合3180亿元人民币),个案交易额平均550万美元(约合3410万元人民币)。每年平均195起,平均年交易额102.6亿美元(约合636亿元人民币),并购案最多的2011年216起,最少的2012年也有142起。并购金额最多的2009年142亿美元,最少的2012年57亿美元。
  有分析甚至认为,并购简直就是制药业制胜的神器,这是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的特质。些并购行动一般认为基于一个直截了当的商业理由:最大限度地寻求企业自身的投入产出效益,全球排名靠前的药企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专利药和研发新药。专利药中也包含了研发投入,有研究认为,药企研发药物风险极大,相当一部分将胎死腹中或者销路不畅,研发投入可能打水漂,通过药企之间并购可以聚集前景良好的药物并扩大其营销规模。
  2010年营收全球排名第七的瑞士罗氏制药,2013年的全球排名上升到全球第三,罗氏近年来一系列的并购行动,为其不断做大做强带来决定性的效果。2014年上半年,罗氏出资25亿美元并购了Seragon、Santaris、Genia等制药公司,到2014年10月,罗氏再次宣布,耗资83亿美元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InterMune。
  分析指出,罗氏瞄准InterMune是为取得该公司研发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特效药吡非尼酮(Esbriet),该药已经取得加拿大、欧洲监管当局的认证。舆论认为,罗氏对InterMune公司的并购还为Esbriet通过美国监管当局的认证助以一臂之力,进而进入美国市场销售。
  有专业咨询机构认为,制药业的并购思维近年来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从以往注重追求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药物品种的覆盖性,转向有压有保,强化自身已有的优势品种,以并购得到的优势品种替代自身的同质弱势品种,甚至出现了药企之间资产交换型并购。
  比较典型的如2013年全球营收排名第一的瑞士诺华与排名第六的英国葛兰素史克之间的交换并购,诺华制药的疫苗研发部门资产与葛兰素史克的癌症药物研发部门资产交换,彼此都增强了自身在对应领域原有的优势。
  在制药业的另外一个大市场——仿制药,中国与邻国印度无疑已经站在全球领先的地位。中国制药业超过90%的品种属于仿制药,而印度仿制药的水平和规模显然比中国高得多,标志就是中国是印度制药业最大的原料药和药物中间体提供者,还有前不久发生的中国患者印度“格列卫”案件。
  仿制药为占人口大多数的不发达国家的穷人提供了有效的药物保障。2012年,一大批专利药的保护到期(通常有20年专有销售期),被认为是仿制药行业获得的新契机。
  特别是需求巨大、售价高昂的,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等“非传染病”的生物制药产品,在此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制药巨头、政客(包括美国政府)为保证其专利(实际上是市场保护)进行了相当大的努力。
  目前,跨国制药巨头们已经展开另外一个领域的竞争: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世界排名前十的跨国药企都已经在中国设有研发中心,中国本土制药业如何破解尚待观察。
  医药行业是带给人们希望的行业,是罹患疾病者康复的希望、亚健康人群恢复强健的希望,同时,制药业的投资者和从业者从中获取着自身发展获利的希望。
  
  
  《小康•财智》2015年第01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1-26


2015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财智》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