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12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粤往事
“广东钱局”的前生后世

★文 /刘辉

广东造币厂
  
  广东造币厂,曾是广东境内最大一家机械化工厂,也曾是广东最多钱的地方。
   
  在广州建设大马路3号,有一块6.7万平方米,绿树成荫,有小桥流水的读书之地———广东省委党校和广东行政学院,每年广东各地的干部到这儿学习、进修。而一百多年前,这儿却是我国最先使用机器大规模制造货币的地方。广东造币厂,是广东境内最大一家机械化工厂,也是广东最多钱的地方。
  广东造币厂,起初叫“广东钱局”,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投入生产,铸的是铜钱。民国前期,广东造币厂大多时间归省管,以铸双毫银币为多,时停时铸至1929年。南京政府期间,该厂属于中央造币厂管理,抗战胜利后,厂址由兵工署第八零工厂借用。在它存在的42年中,制造过大批银、铜、镍币流传社会。但后来广东当局视造币为生财之道,不断降低成色,还铸造劣币,使这家造币厂信誉不断降低。
  
 
广东造币厂一角
 
  张之洞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币厂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市面上流行的货币杂乱,有西班牙银洋、墨西哥银元,还有一种美国不在他们国内发行、专供远东海外使用的美国银元,大量流行在我国沿海地区。为挽回利权,张之洞决定购买机器,自己制造银币。可此举遭到了中央政府的阻挠,光绪批:“铸造银币,事关创始,尚需详慎筹划,未便率尔兴办,着听候谕旨施行。”换句话说,不准!
  不过此时,清廷向下控制的力量已经大大减弱,对张之洞这样的大吏,更是无法控制。张之洞小耍花招,清廷便以“下不为例”的警告批准张之洞自行筹划制造银币。
  由此,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币厂建立起来了。
  当时清廷把铜钱的铸造视为“要政”,也是国家大事。后来由于云南起义,铜矿停顿,滇铜来源短缺,铜价飞涨,远超铜钱价值,故多销毁渔利。清廷在光绪十一、十二年准备让福建造船厂和北洋机器厂用机器铸钱,结果成本都难以收回。
  无奈之下清廷把铸造铜钱的重任交给广东。张之洞对此也雄心勃勃,立刻开始试制。当时,广东造币厂使用的是日本进口的铜,比云南的便宜一半。不过当时工厂开办之初,人器不相习,马力空费,仅能日造五百缗,每月仍需赔贴数百两。但张之洞考虑这是机器铸钱,开全国之先河,做好了有政治资本,因此一直坚持。
  后来张之洞被调走了,来接任两广总督的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广东人称他为“李大荷包”,他对办实业不感兴趣,所以张之洞准备搞的铜铁、枪炮、纺织厂都奏请停办。
  而对造币厂,李瀚章为节省成本,把一钱重的铜钱,改为八分重。张之洞对此非常不高兴,从湖北写信给他,问这样做有什么依据?但李瀚章减了重量还是赔本,干脆下令停铸。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清代铸银较认真 民国时开始走样
  铸铜钱是亏本生意,但铸银钱却有利可图。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借口英商汇丰银行存有外国银条,拟造银元,送报告到中央。清廷经过考虑,批准了这个请求,但遗憾的是张之洞这时已调到湖北去当湖广总督了。
  但李瀚章对造币厂的态度就不一样,他知道铸银的利润大,卡得很紧。张之洞曾上奏清廷,要求广东铸银得让利润中拨50万两给湖北铁厂急用,李瀚章却回复朝廷:“历来铸银,虽稍有余款,而海防募勇,所需尤巨,实无可以拨鄂省之款。”所以,后来张之洞也想法在湖北搞了一个规模较小的造币厂。
  光绪十六年开始,广东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币。据统计,如铸造含银九成的银元,无甚利获。但铸造二毫银币,照足八二成色,则每千元可获利40元。如果稍微降低成色,则获利更丰。到民国期间,按外汇的增减,银物料的价格变动,则造1000元可获利80元甚至更多。
  因为铸小面额的银币油水不多,广东造币厂专门造双毫银币,香港转铸一毫银币。清朝末年,因为双毫流入香港太多,要求清廷禁止广东再铸。这个要求干涉中国内政,遭到清廷拒绝。后来香港施行新的货币政策,干脆禁止双毫入境。
  一毫银币是香港制造,有英文字母,开始设计围绕在光绪年号之上,有乖体制,后改为在背面蟠龙之上,称为“龙银”。清代铸银比较认真,一元币含银九成,二元币含银八二成,这些得到严格执行,成为“良币”。到民国时期开始走样,除一元还可以保持外,二元含银不断降低,所以内行人称之为“重毫”和“轻毫”,银业商人专门雇人在市面上挑重毫,称之为“捉银虱”。当时如台湾银汇丰银行等多家银商都雇几十人做这件事,把那些重毫拿回去改铸新币,大发其财。而市面上“重毫”则绝迹了。
  光绪二十六年,外国铜钱流入,中国银币降价。造币厂也开始按外国款式仿造面值为10铜钱的铜币,因款式新颖,价值升高。本来国家规定1银元换100铜钱,但这时才换八九十。造币厂见有利可图,便大量铸造。外省见广东如此,也纷纷仿效。于是,铜钱泛滥,不仅无法推出,反而遭外省所造钱币流入与之争夺市场。广东造币厂降低含铜量,企图竞争,价格一降再降,穷人受害极大。
  
 
民国银币
 
  工人“开工忙死,停工饿死”
  造币厂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为10元,但如果加班或有特殊任务时会增加,最高的时候可以增加一倍。这种收入应该算不错的,被称为银饭碗。但并非时时有工开,到没有工开的时候得另想办法,所以“开工忙死,停工饿死”是这个行业的哀叹。此外,工人的福利没有保证,还要不断给当头的送礼。有个在芳草街和豪贤街转角处的印花工人,自己在造币厂停工时才来这儿摆卖水果,因为开工少,收入的钱部分送人,结婚的债仍未还清。
  全厂的设备没有安全装置,动力飞轮、地轴、天车皮带等,都存在着危险,熔炼处工人穿木屐上班,地上的强酸很容易灼伤脚。因为地上的垃圾可能有银屑落入,禁止工人清扫,致垃圾、废液、杂物满布。工人没有手套、工作服、加上疲劳过度,事故经常发生。如有重伤立即送公共医院(中大医院前身)急救,万一死了人,随便给点掩埋费就了事。
  广东造币厂建立以来,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只有固定资产,没有流动资金。每次要造币,必须东挪西借,盈利是随时提取,瓜分净尽。因此,造币厂赚多少一直是个“迷”。
  以后这类闹剧也陆续发生,一直到造币厂结束。1890年至1917年该厂主要币种产量为一元银币24644943枚,二角银币938989400枚,当十铜1237794375枚。顺便一提,截止到2011年2月中旬,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价格一般为2500元一枚左右。  
  
  
  《小康》2014年12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1-04


2014年01月(《小康▪财智》)


2014年02月(《小康▪财智》)


2014年03月(《小康▪财智》)


2014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