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07月《小康▪财智》
  栏目:人物
张丙军:做P2P租车的领跑者

★文 /《小康•财智》记者 陈亦佳

 
  把事情做完比做到完美更重要。
  
 
 
  张丙军
  80后,河北人,清华大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现为亚洲最早也是最大的P2P私家车租赁平台PP租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在新加坡,张丙军拥有自己的车——为了控制污染和交通堵塞,在新加坡,汽车购买者必须支付约为该款车型市场价值150%的消费税和登记税,以及为车辆上牌的费用,为车辆“上牌”的费用甚至足够在美国再买一辆全新的保时捷——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表明了旅居新加坡的他生活优渥,小有成功。
  2013年,他回国创业,把自己的车放在PP租车网络平台上出租。而在北京,因为没有摇到号,他也利用PP租车网络平台租车往返于出租屋和公司之间。
  他是PP租车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汽车租赁业的Airbnb
  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张丙军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博连读,2009年博士毕业前夕即进入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开始在新加坡正式工作。
  新加坡政府为了使公共交通工具成为公众首选的出行方式,有着非常严格的私家车管理制度,每月提供的上牌量非常有限,需要通过拍卖取得,而该牌照只能给予车辆10年的使用权限,逾期车主如果不能为汽车重新办理10年期的许可证,就需要报废汽车。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在新加坡,只有约15%的人拥有自己的汽车,而在美国,汽车的保有量为82%。
  张丙军观察到,虽然拥有私家车成本高昂,但每天大多数时间车辆却是闲置的。
  他想到了美国的房屋短租网站Airbnb。家有空房的房主将自家的房间放在Airbnb网站上供背包客选择,实现方便快捷的短期租赁,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从而获得最大收益,而Airbnb收取租用双方比率不等的中介费用。Airbnb的商业模式被后来者效仿和应用到了很多领域,成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一辆车,在消费经济下,只有10%的时间是被开的。如果有5个人去分享它,它的利用率被提高到了50%,除了产生租金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满足大家用车需求的社会价值。”
  “我们与Airbnb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从房屋改成了汽车。”张丙军和他的清华同学薛承坤、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小师弟王嘉明一起,创办了“爱车汇”。车主或有租车需求的用户以会员身份注册会员,车主只要交300新币的押金,爱车汇就会在其车上免费安装一个可远程控制的硬件系统“智能盒”。用户需要租车时,通过软件应用,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可以租用的私家车,按下租车按钮,车主同时收到租车请求提示。当车主确认出租,租车用户就可以用手机通过“智能盒”控制开关车门。这样一来,车主和租客的交易可以完全线上进行,避免车主因为上班或其他事情无法当面交付的情况。“由于我们是把浪费的车辆资源租出去,从经济学的概念上说,它的机会成本为零,所以它的定价也很低,比传统租赁行业要便宜30%。租客最在意的方便性、实惠性都体现出来了。”
  新加坡法规规定,私家车只有周末和公共假期可以出租。即便如此,上线10个月内,爱车汇接入了1000多位私家车主,占全新加坡私家车比例的千分之二,租客会员达7000余人。
  “我们尝试去扭转以资源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非购买所有权而是租用使用权,充分达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是一种从资源消费转向协作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学人》曾公布过一组数据:一辆车被50个人共享过,其中就有6到13人不再有买车的需求。把已有车辆的浪费资源让想用车的人去用,在满足用车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长期控制车保有量的增长。
  张丙军的项目正契合了新加坡政府的愿景。创办伊始,团队即获得了新加坡政府设立的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基金以及Redot Venture 分别为50万新币和8.9万新币的天使投资。
 
  

 
  回国
  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张丙军每年都会回国一两次,隔着一定的时空冷眼观察,他发现中国的变化是惊人的。2006年他离开中国的时候,网购还是新鲜事,如今中国已超越了美国,成为网购最为流行的国家。
  但最让张丙军震撼的,反倒是一件小事儿:在地铁站里,人们开始自觉排队,并靠右站立,将左侧空出来作为快速通道。
  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让张丙军决心,把自己的事业搬回国内来。
  在国内上线前,他们把品牌的名字改为“PP租车”。他们认为P2P租车行业是对传统租赁行业的升级,未来体量巨大,使用“PP租车”,无疑是占据了市场的入口词。
  有完善的社会服务和信用体制,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加坡无疑是PP租车的绝佳起步点。但作为并不完全建立在虚拟之上的互联网创业公司,PP租车与线下世界紧密依存,要考虑的更多。做一家小而美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对PP租车而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做大或许就是死路一条。
  在全球范围内,P2P租车业务风生水起。2011年,由雅虎CEO Marissa Mayer和Google执行主席Eric Schmidt共同投资的Getaround作为首家P2P社交租车服务公司,现已获得了千万美元级的融资,成为业内标杆。但在亚洲,在PP租车之前,这一领域还是空白。抢占核心市场,是PP租车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新加坡整个城市的私家车保有量是50万辆,而北京的私家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整整10倍的体量。北京拥有驾照的人逾千万,为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实施的限购,造成了大量想用车的人买不到车的困局。
  张丙军算了一个简单的算术:新加坡、北京这样的亚洲一线大城市,预计在5年内会有5%的车主能够接受P2P租车,那新加坡就是25000辆车,北京则是25万辆车,而北京的传统汽车租赁服务提供商掌握的机动车数量只有2万辆。
  回国发展,是不需要反复权衡就能做出的选择。PP租车的业务重心放在了北京,新加坡的业务也继续进行。
  事实上,PP租车遇到的第一个“中国特色”就直接关乎生死存亡。在中国,将私家车租赁出去涉嫌违法运营,屡见报端的黑车纠纷即属于此类。PP租车特意邀请了法律专家做了完善的调研,最终认为,私家车只要不代驾拉客就不属于黑车。车辆属于个人财产,通过民事合同、外借换取回报属于正当的物权权益范围之内,是完全合法的。“和你把笔借给朋友然后索取2块钱利息是一样的。”
  基于这样一个法律解读,他们找到了国家专管机动车出租租赁的相关负责人,明确了国家没有任何政策明确禁止私家车整车出租。同时,国家非常鼓励租赁行业的发展,尤其鼓励新兴租赁服务的提供商。
  对私家车主来说,将车通过PP租车租赁出去,最担心的是在出现事故和车辆损伤后,如何通过保险公司赔付,这种赔付是否会影响到后续的保险优惠率。
  张丙军通过校友的引荐,拜会了中国人保,最终中国人保为其量身定制了名为“P2P 租车保险”的保额为100万元的险种,每次交易达成之前,由租客购买该项保险来保障交易中可能出现的车辆损失。
  另外,PP租车和公安网以及交通部有合作及系统集成,在成为会员时,车主和租客双方的身份,尤其是租车用户要通过系列证件严格验证,确保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和保险公司合作追查过去三年是否有重大违法行为和罚分记录等。
  目前,PP租车在北京已有1万多机动车资源和3万多租客。就在6月,PP租车高调宣布业务将拓展至上海和广州。上线8个月后,他们已经完成了额度为1000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清流资本跟投。
  
  合伙人
  身着单薄的白色短袖衬衫,张丙军显得越发清瘦,像是个骑着旧自行车穿梭于清华园实验室和球场之间的兴奋又羞涩的大学新生。他用很温和的口气说:“我是个外向型的人。”
  张丙军的语速很快,聊一个小时的天,他起码说了不下六次:“你说得很对。”然后从肯定你的说法,悄然过渡到阐述自己的想法。PP租车的员工说,从来没见过他发过火。
  这个从小做班长、到清华担任系学生会主席的人,懂得如何用中国的方式圆润地生活在中国的语境之下,娴熟地避开短兵相接的刀锋闪闪。
  每周四,他会组织员工来一场篮球赛。除了本专业的书籍,他也爱读些数学、物理甚至历史、哲学书,琢磨琢磨当前人类的整体科研最前沿是什么。不过,最近他向团队推荐了一本书倒是与此无关:李光耀的《硬道理》,这是2012年新加坡记者采访李光耀的一本合集。“新加坡发展得好,到底好在哪里?”
  “读书读了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价值观相同的朋友,志同道合才能一起创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特点,王嘉明对市场有兴趣因而担任CMO,薛承坤在百度工作多年擅长技术,担任CTO。很多人知道PP租车,是因为王嘉明上了热播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免费登上一档全国平均收视率达2%以上的节目,绝不仅仅是个人营销,对PP租车品牌的推动力不可小觑。“嘉明是个很潮的青年,有兴趣上节目——是的,效果非常好。”
  PP租车的办公室在北京东直门东方银座,因为大举招兵买马,员工数量剧增,不大的办公室略嫌局促。身为CEO,张丙军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就坐在财务室门口大开间一排工位的第二个,旁边临时堆着搬到其他楼层的PR部门没有带走的箱子。
  张丙军解释说,和员工坐在一起,也是希望任何人可以就任何事来找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任何不满也都可以拿出来讲。“这是我们鼓励的透明沟通的一个方式,有利于团队发展。在这个角度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团队智慧最大化的过程。”他说,被这样讨论的事情有大有小,大到公司当前的发展策略、要不要去做上海广州市场,小到一个文案写得是不是最优。就在前一天,就有员工找他,说公司官网公布的资料是2012年12月成立于新加坡,而实际情况是2012年6月公司成立,12月正式上线。
  “在置疑和被置疑的过程当中,能让我们把事情想得更清楚。或许通过短时间探讨,发现还有不足,但我们也要找一条路走起来。把事情做完比做到完美更重要。”
  但夜深人静的独处时刻,张丙军会把每天做过的事情仔细复盘,三省吾身。“我会强迫自己想东西,尤其是我认为是重要的事,我会不停地去想。不瞒你说,包括刚才你问我的这些问题,我都是想了很多遍的。人生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那么几条线,如果每次碰到都敷衍了事凑合过去,那你这辈子对最重要的事情理解其实都是没有深入的。”
  
  对话张丙军
  《小康·财智》:PP租车是亚洲第一家和最大的P2P租车公司,但在全球范围内,这个行业是否有一些成熟的先例?
  张丙军:2010年前后,美国的Getaround就起步做这样一个事情。欧洲现在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几家同类公司,比如法国就有7家这样的公司。澳洲的话我们知道的有3家。欧美整个模式运用得早,因为商业模式有一个演化的过程,现在还不能说已经成熟,应该还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小康·财智》:欧美这样的企业起步更早,为什么没有前来发掘亚洲市场?
  张丙军:因为这个市场真的很大,当前他们自己国内挖掘市场潜力还没有遇到瓶颈,所以要优先挖掘国内的潜力。而非本土团队来到亚洲,会遇到各种文化门槛。但是很可能在两三年后,整个P2P租车行业会有跨国界的竞争出现。
  《小康·财智》:PP租车从新加坡起步,在北京跟在新加坡运营有什么不同?
  张丙军:从整个产品的流程和服务流程来说基本是一样的,但是会有一些本地化的定制。比如说北京限号,所以租车的时候要提醒租客哪些车当天不能租,类似这些细节还是会不断有微调,有本地化的过程。新加坡的用户,对服务水准的要求更高。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借用新加坡的运营经验,会对国内的整个服务体验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小康·财智》:在PP租车之后,友友租车、宝驾租车等P2P租车公司也开始进入市场。你们的区别是什么?优势是什么?
  张丙军:他们规划的模式基本上是照着我们去做,尽量跟我们少一些区别。整个P2P租车是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只有一家服务提供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非常欢迎有更多的跟进者把这个行业一起做大、做健康。
  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做行业的领跑者。基于我们对服务最深的理解,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冲在最前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承担了更多行业开拓性的责任,要把整个行业对用户和对社会、对政府的政策方面,各种准备性的工作做得更完善。我们的责任大,对应的,我相信回报也更大,会得到用户和社会的认可。
  《小康·财智》:P2P租车的商业潜力很大,但你似乎特别强调社会潜力。
  张丙军:第一个就是用户层面:把社会浪费的汽车资源收集过来,帮车主赚钱并提供安全保障,帮租客实惠方便租到附近的车。那基于这样一个扎实的用户价值,我们可以聚集大量有车的人和想用车的人。第二个是社会层面:平台一旦具有相当规模,就可以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减少尾气排放。解决这个城市病是当前亚洲一线大城市急需的,但在政策层面没有好的办法。第三个是社区层面:P2P是基于本地化、社区化的服务,本来邻居和同事不认识,但是通过P2P租车熟识了,除了用车,其他的方面也可以彼此帮助了。我们规划未来有抽成营收的时候,会预留一部分收入作为社区贡献基金,把社区变废为宝产生的经济价值留一部分给社区,然后让社区有更多的资源去解决其他亟待解决的社区问题。第四个层面就是在商业文化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层面。
  
  
  《小康•财智》2014年第07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4-07-17


2014年01月(《小康▪财智》)


2014年02月(《小康▪财智》)


2014年03月(《小康▪财智》)


2014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