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10月《小康》
  栏目:聊斋
云溪子:隔代亲

★文 /云溪子

  为什么人们与孙辈之间的亲情格外深、浓,甚至超过了与子女间的亲情?除了与血缘有关外,还有夕阳对朝霞的留恋和珍视
 
  “隔代亲”,是坊间流行的一种说法。大意指人们与孙辈之间的亲情格外深、浓,甚至超过了与子女间的亲情。这种说法,几十年前吾就有所闻,但只不过是当成一阵阵耳旁风,并没有怎么当回事儿。待到古稀之年,方觉得这种说法的确反映了一个极为普遍的事实。
  自从小孙女降生,吾家里的“生态环境”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吾与老伴的地位下降了,小家伙成了一家人围着团团转的中心,成了名符其实的“一把手”。小孙女的一笑一啼、一举一动、一言一语……莫不在爷爷奶奶的高度关注之中。孙女一哭,奶奶连忙过来哄,而且不断分析哭的原因,指使吾等拿这送那。孙女吃得少些,爷爷奶奶便担心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吃得多一点,又怕消化不良。连孙女的大便也有记录,哪天便了、多少、颜色……回想当年儿子降生时,吾夫妻远远没有这般的在意和操心。此种情形,似乎有几分怪异!
  不止一家如此。春暖花开或日朗风清的时候,吾不时带小孙女到公园去玩。公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多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来的。一群孩子的周围,往往是更大的一群老人。孩子们玩耍嬉戏,老人们不时闲聊。闲聊中得知,老人里居然有相当高级的知识分子,也有级别不低的退休干部。来者并不全是闲人,有人是放下自己手中的事,陪孙子到公园来的。谈到对孙辈的喜爱、关心,众人眉飞色舞、喜笑颜开,一个胜过一个,很难分出高低上下。而且差不多都有同样的感慨:当年对儿女可没有这样!
  面对此番情景,吾不由得思考起一个问题:为什么隔代更亲?不少人说,此乃血缘关系使然。不错!血缘相亲,几乎是动物的天性。牛马尚有舐犊之情,何况人乎!孙辈的身体里流动着祖辈的血液,孙辈是祖辈人生和生命的延续,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焉有不亲之理!不过,吾仍有不解:若以血缘论,子女最近,孙辈则远了一层;那么应与子女最亲,孙辈次之。为何反而“隔代亲”呢?几经思索,吾在心中给自己找了一些答案。
  有了余暇和心境。儿女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吾辈大多或已步入、或即将步入中年。那时,家虽成然业未立,既要为争一块立足之地而竭尽全力地忘我工作,又要为今后的发展夜以继日地拚命学习。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连喘口长气儿都觉得很奢侈,对儿女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人到中年,上有垂垂老矣的双亲,需人照料。做人焉能不尽人子之责!孩子来日方长,而双亲则来日苦短。自然尽孝是第一位的,尽父母之责只能次之。老了则不然。告老退休,虽还有些杂事,但毕竟赋闲了;虽然“老骥伏枥”,但毕竟已离沙场,悠然南山;父母多已仙逝,孝尽了,心静了。此时孙辈出生,吾等不再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以随心所欲地去爱、去亲、去关心了。
  对儿女的补偿。当年对儿女,因心有余而力不足,留下了诸多遗憾:本可以长得更高、更壮些的,但囊中羞涩,营养没跟上;本可以学得更好些的,但家庭辅导、帮助太少了;本可以少些毛病、多些好习惯的,但管不过来太放羊了……这诸多遗憾在父母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沉沉的痛。有了孙辈,吾辈便企图在他们身上补上欠儿女的情,把儿女身上的“损失”,从孙辈身上找回来。对孙辈本来就有一份情,再加之补偿欠儿女的那份情,于是,亲情在孙辈身上“迭加”。孙子、孙女,当然也就胜过了爷爷奶奶的眼珠。
  倾向“弱者”。据说,人性善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对弱者的同情和扶持。无论人之初是性本善、性本恶还是性本无,但据吾观察多数人不乏善心,倾向于弱者之人众。一个家庭里谁是弱者?在爷爷奶奶眼中当然是孙辈。幼时,饥饱冷热不会说,痛苦疾病不能言,完全靠别人活着,当然是弱者。即使稍大,在父母面前仍是不懂事的小娃娃。爷爷奶奶的感情天平,当然倾向于孙辈。孙子哭了,爷爷不问青红皂白:“你们怎么哄的?”孙女闹了,奶奶马上发火:“你爸爸怎么你了?告诉奶奶,我揍他!”有些第二代抱怨第一代在二、三代闹矛盾时不讲理。其实,爷爷奶奶是讲理的,不过他们讲的理是:小的总是对的,大的要让着小的,因为小的是弱者。
  维护希望的希望。儿女是父母的希望之所在。人有了儿女,好像才真正在人世扎根。因为开了花,才有望结果。风里来雨里去地辛勤劳作,除了为“革命事业”之外,小半为自己生活,大半为赡养父母、养育未来。人到老时,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老了,还有什么奔头?这样拼死拼活地干还不是为了你们,不要让父母失望!退休之后,金戈铁马已烟消云散,“谦虚也不能再进步”,未来完全寄希望于儿女。待儿女又有了儿女,希望往远处延伸了。如果儿女已有小成,便希望孙辈有大成,就像有了丰年又盼着下一个大丰年。若孙辈也有一番作为,那“辉煌”代代相传,岂不功德圆满!倍加珍爱孙辈,是维护希望的希望,为了更远的美好未来。
  上述种种,与血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或大或小的关系。应该说,这些是隔代亲的主要因由。但是,吾总是恍惚觉得隔代亲的成因不止血缘,还有点别的什么。领孙子、孙女在公园玩。见了老人,孩子问一声“爷爷奶奶好!”老人们往往乐不可支,不是夸一声“宝宝真乖”,就是拍拍孩子的肩,哈哈一笑。有时,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见了,常常过来搭话:“嗬!宝宝真漂亮,给爷爷走个正步!”“给奶奶唱支歌!”“要不背一首唐诗吧!” 若是孩子真的来一个表演,有的老人拍手,有的老人跟着唱,有的甚至也手舞足蹈。仿佛,他们也是孩子。不知怎的,吾也喜欢看孩子们玩儿。给孩子念故事书,学着小动物、大灰狼的口气说几句话,觉得自己也成了小孩儿,挺惬意。老伴儿则愿意跟孙女争论、较真儿,一句也不让。吾在一旁感到好笑,曰:“孙女,你6岁,奶奶才六岁半,让着她点吧!”
  这些,与血缘没有什么关系吧?可又是为什么呢?一日,吾从“老小”一说得到了启发。“老小”,说的是人老了,表现出诸多类似孩子的特点、特征。吾顿悟:人真的老小吗?非也!人老了更留恋、向往儿时而也!那么,隔代亲呢?隔代亲,难道没有夕阳对朝霞的留恋和珍视!
 
 
《小康》2013年第10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3-10-12


2013年01月(《小康》)


2013年02月(《小康》)


2013年03月(《小康》)


2013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