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08月《小康》
  栏目:评论
张玥:春晚在乎的还是“民间化”

★文 /张玥

  冯小刚入主马年春晚,坊间一片欢呼,称这是央视迈出的市场化一步。央视迈出了重要一步不假,但是否为“市场化”的做法,还值得思索
  
  2010年之前的春晚,植入广告一度疯狂,央视每年都能狠赚一笔,但经济收入剧增,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商业化,而观众对植入广告的排斥反应,更表明这种所谓商业化已经过度。因此从2011年开始,春晚陆续将植入广告、整点冠名等等加以取消,宣称打造纯净的春晚。
  据报道为此央视三年少赚了17.5亿的广告收入,算是忍痛赚吆喝,无非为了博观众一笑,因为有观众才能有未来。说通俗一点,央视要市场,但这并不等于所选择的方式就是市场化的。
  市场化的几个关键词是:需求、竞争、资源配置、效率。冯小刚能迎合市场需求,自不必言,他入主春晚后资源能否合理配置,能否实现效率最大化,还有待检验。至于竞争,从目前看还谈不上。若是像坊间所说,选择冯小刚是看重市场的话,那么能以市场为基础和冯小刚掰掰手腕的导演,也并非没有,一番优胜劣汰后,即便最后胜者仍是冯导,性质也已不同。因此,央视选择冯小刚,不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纵然考虑到了他的受众群广泛,但窃以为根由也不在于此。央视三年内宁可损失十几个亿的广告费,说明在乎的并不是钱。
  观众多年来对冯小刚的态度,无非两个字:买账。人气背后,是舆论认同,舆论认同进一步延伸,就是话语权的掌握。央视倚重冯小刚,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借助其舆论影响力,借助“冯氏标签”的表达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求得广泛认同,进而紧握话语权。
  上世纪八十年代,春晚诞生,而当年的春晚,以它的亲和、朴实、内容丰富,贴近了大众的心理。回过头去再看当年的视频,亲切感依然,传递出的价值观,想必也是当年社会的集体体认——当年哪里有什么市场可言?春晚所依赖的口碑建立,还不是民间的这种体认?因此,它是通过“民间化”的表达确立了品牌,奠定了此后三十年尽管越来越有争议但仍难被取代的地位,并屡屡通过这一平台输出那些需要被输出的价值理念。
  春晚三十年,一个轮回结束,昔日的电视观众年龄渐增,主流欣赏群体已经向“80后”甚至“90后”转移,在代际更迭的时候,春晚似乎想来一次类似三十多年前的革新,借助契机再次赢得一个位处社会中流的广泛群体青睐。为此,它要走上一条曾经走过的成功之路,就是民间化。民间化与市场化表面上相像,其实有所差别,本质就在于话语权操于谁手。
  春晚从来都是意识形态担当幕后主角,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将官方意识形态与公众的多元需求结合到一起,同时不放弃话语权,是春晚的一道难题。这些年的春晚,不能说在这方面未做努力,只是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显然力不从心。然而这条通道又不能断绝,否则价值观向谁输出?于是就要求变,且需要一个中间态——即官方与民间都认可的角色,来协调其中。体制内选出的编导,注定摆脱不了体制的思维,而冯小刚这样的“边缘人”,固然也要受其约束,但至少思维逻辑不同,或有惊喜也未可知。
  冯小刚走到今天,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贺岁片时代为自己积累了民间人气,而从拍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又为自己铺平了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的道路,从而求得了官方的认同,遍观导演界,能做到这一点的,确实很难找出可以望其项背的人选。
  此外,冯小刚搭档赵本山,表面看起来相当草根化,实际是“久经考验”,尤其赵本山更是春晚培养出的巨星,熟悉春晚思维,成为冯小刚的辅助,更是加上了意识形态和民间认同的双保险。
  因此,此时选择冯小刚,逢其时,得其人,只剩下一个关键,就是“民间化”之路的宽度究竟有多少,这不仅决定春晚的受欢迎程度,更会影响公众的某种心理期待,待到除夕之夜,答案自会揭晓。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本栏目所刊发言论,均不代表本刊观点
 
 

《小康》2013年第08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3-08-08


2013年01月(《小康》)


2013年02月(《小康》)


2013年03月(《小康》)


2013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