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04月《小康▪财智》
  栏目:卷首语
卷首语:努力做智慧的投资人

★文 /《小康•财智》编辑部

  巴菲特在回忆他的老师、有着“华尔街教父”之称的格拉汉姆时,曾建议所有投资人都要向格拉汉姆学习,做一个“智慧的投资人”。
  尽管巴菲特本人也没给出“智慧”的具体定义,不过从他的叙述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两个“智慧”要素:一个是金融资本流向,而另一个则是投资态度。
  巴菲特暗示,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金融资本控制实业的程度,即实业投资方向,主要取决于金融资本的喜好——因此,“智慧”的第一层含义应该是洞悉金融资本的流向,若能预见金融机构愿意把钱借给谁,那么它的金融产品,在一段时期内一定会有不错的收益。
  这层含义已经在中国的基金市场上得到了验证——2008年股市大涨的前提正是金融资本大量流入的结果,而做股票的基金,自然会得到追捧。而在金融资本套现撤出后,股票型基金的价格顿时一落千丈。
  而巴菲特在谈到投资态度的时候,则引用了他老师的一段话:“追求物质满足的关键在于为自己定一个比较低的生活标准,一种在绝大多数经济状况下都能轻易实现的生活标准。”
  他认为,投资人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比较平和地去面对市场波动,提高对投资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他指出,金融资本的投机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所有投资人,都会在初期经历高估收益和低估风险的心理历程。
  这一点在近几年的中国,显得尤为明显:先有业主因开发商降价而将其告上法庭,后有内地富豪组团去香港维权——由此可见,投资人在上午买入下午就能赚钱的现代交易模式下,若不经历风雨,对“风险”的理解,永远停留在纸面上。
  也就是说,巴菲特所说的“智慧”,一是要认清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不但会主导社会投资走向,而且会主导利益分配,因此投资必须“顺潮流而动”;二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对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下我们重读这些文字,并回顾美国投资人所走过历史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从中汲取营养,并获取他们的“智慧”,而成为一个“智慧的投资人”。
  
  
  
《小康•财智》2013年第04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3-04-18


2013年01月(《小康▪财智》)


2013年02月(《小康▪财智》)


2013年03月(《小康▪财智》)


2013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