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02月《小康》
  栏目:专栏
官场镜鉴:年关是块试官石

★文 /马宇彤

  
  对于各级公务员而言,年关更像一块“试官石”,如果他们能够从此迈开下基层的腿,管住吃喝的嘴,那么不仅能够涵养官德、修正官貌,更能给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一份双保险
  
  
  春节将至,不论是工作部署还是中国民俗,都到了单位与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迎来送往、联络感情的高峰期,而这个高峰期亦是刺激腐败滋生、权力寻租的高发期。一直饱受公众诟病的“三公”消费,大多会在这个时期加快突击花钱的脚步。尽管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及时给铺张浪费的惯性踩了刹车,但各地在年关时节会不会巧立名目地变通、悄无声息地反弹还是未知数。
  对于各级公务员而言,年关更像一块“试官石”,如果他们能够从此迈开下基层的腿,管住吃和喝的嘴,那么不仅能够涵养官德、修正官貌,更能给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一份双保险。
  红烧鸡块、阜平炖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猪肉丸子冬瓜汤;主食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不上酒水——这是去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在河北省阜平县所住宾馆的晚餐菜单。看到这份家常便饭,不知那些动辄以成千上万元天价大餐大快朵颐的官员是否会脸皮一红?虽然至今没有官方数据准确披露全国每年用于口腹之欲的公款金额,但从媒体不断曝光的酒桌腐败案例分析,那一定是个可以完成很多民生项目的大数目。
  “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公”, 公家的钱,花着不心疼,花着很安全,正所谓“两人为公”,公家的钱,拿回家是贪腐,吃进肚子是工作,虽然请吃者和吃请者同样受着伤身之罪,但仍乐而为之。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风”,多年的积习早已将潜规则变成了一门活色生香的显学,送给谁,何时送,送多少,怎么送,都有着深奥的内容和严谨的步骤,平日的人情往来因为缺少节日的熏染而显得生硬和牵强,因此,一个中国年除了合家团圆的民俗意味之外,还承载了“三公”消费的重要职能,成为“跑部钱进”的最完美借口和公款买单的最自然出口。年关时节“三公”消费屡禁不止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功”,也就是旺盛的融通感情、疏通关系的需求。如果细究那些由很多公款支付的同学会、老乡会、联谊会、答谢会,就不难发现叙旧、抒情的功用早已退居二线,而人脉资源的重新整合与配置才是其终端目的。
  剥茧抽丝地说到这里,春节前后井喷式的“三公”消费根源已然清晰,这个根源也正是那么多单位和个人风气不敢违、惯性不敢止的症结所在。无数人员、大宗钱款涌向人情往来的唯一诉求便是打通环节。君不闻“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民谚灵验无比地畅行了许多年,试想,如果所有的申报项目都能依法审批,所有的干部选拔都能任人唯贤,所有的监管都能照章办事,谁还愿意赔着笑脸、搭着尊严、损着金钱、耗着时间去研究旁门左道。
  所以,“三公”消费大行其道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的各级政府还没有真正并且全部地纳入依法办事的轨道。“人治”之下,人们必然也必须重视人情,否则就会处处掣肘,有着吃不完的哑巴亏;而法外如果总能开恩,人们的心思自然就会主动或从众地转移到对削弱法律效力、寻找法律空白的研究上。
  也许有人会说,久积成焉的官风、民情哪里可能一朝一夕就彻底改变。每年的年关时节,中办、国办都会下发节俭过节、严禁动用公款请客送礼的通知,但究竟收效如何并没有量化数据。但此次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不仅极具操作性,而且自上而下地正在形成一种很快就能转化为习惯的新风。只要牢牢地把握住“依法办事”的准绳,那么,“三公”消费就不会再有也没必要再有运作和通融的出口了。
  
  
  (抽文)
  “三公”消费大行其道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的各级政府还没有真正并且全部地纳入依法办事的轨道。只要牢牢地把握住“依法办事”的准绳,“三公”消费就会失去运作和通融的出口。
    
  
  《小康》2013年第02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3-02-01


2013年01月(《小康》)


2013年02月(《小康》)


2013年03月(《小康》)


2013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