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10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人物
顾雏军:大起大落 旋风人生

★文 /《小康·财智》记者老马

  
  出狱后的顾雏军依旧高调“喊冤”,用自己的材料试图证明二审法院对其的指控都不成立。
  
  2012年9月6日,顾雏军出狱。
  入狱服刑前的顾雏军一贯高调,出狱后的顾雏军还是痴心不改地高调。这次顾雏军是高调喊冤,9月14日,顾雏军在北京召开了出狱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头戴一顶写有“草民完全无罪”的白色高帽出场,直奔其记者会主题。
  尽管历经七年落魄,顾雏军显然并未服判,亮出了自己认为最具反驳效力的材料。
  
  春风得意 旋风并购
  当年的顾雏军充分显露了干大事的风格,也有干大事的作为,更有干大事的成果。在企业并购领域,顾雏军的风格和战果堪比这几年才从欧美风靡到中国的PE(私募基金)。从某种程度上说,顾雏军是在中国产业并购中引入“杠杆并购”机理并成功得手的先行者之一。
  顾雏军曾经说“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只要有好的项目,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这种霸气,即便是今日做得风生水起的PE巨头身上也极为罕见。
  在中国产业界曾经刮起过一阵“顾雏军并购旋风”,以下是其并购成绩单:
  1.广东顺德科龙电器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科龙电器的前身是1984年建厂的广东珠江冰箱厂,曾经号称全国冰箱产量第一。1996年和1999年分别在深圳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上市。2005年(顾雏军案件事发后)被海信电器并购。海信科龙目前具有600万台冰箱、800万台空调的产能。
  2.安徽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中国知名家电生产商之一,1984年建厂且树立品牌,主打冰箱、冷柜、洗衣机等产品线。1996年,合肥美菱在B股市场上市。如今产品销售到110多个国家、地区。
  3.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1996年由扬州亚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创立,1999年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为扬州首家上市公司。目前,亚星公司的产品进入包括日本、俄罗斯在内的2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近百亿元。
  4.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1968年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建厂,专门为中国汽车行业配套生产轴承。1997年改制后在深圳A股市场上市。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专业轴承制造厂和五大轴承出口基地之一。
  上述被顾雏军并购的企业有几个共同特征:一都为上市公司;二都在行业内具有重要位置;三都是国企改制且当地政府持有法人股且为大股东;四是在顾雏军并购之前均处于亏损或者严重亏损状态。
  在这四大并购行动中,有两次是针对于制冷家电行业(科龙电器、美菱股份),这与顾雏军的发家史是相关的。
  顾雏军为江苏姜堰人,本科就读于江苏工学院热能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天津大学动力工程,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顾氏的本科和硕士专业看,他与制冷电器产业的关联具有先天基因。
  顾雏军是个不甘寂寞的人,1985年—1988年顾雏军在天大热能研究所搞科研,1988年他在英美合办的《能源杂志》发表论文“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在该论文中,顾雏军宣称其对传统的卡诺循环理论有决定性的突破,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顾雏军的这个研究成果被欧美理论界命名为“顾氏循环理论”。
  此说一出,就像顾雏军后来的商业行为引起轰动一样引发了热力学界的轩然大波,多位专家学者指称“顾氏循环理论”不成立,最有意思的是顾雏军的研究生导师吕灿仁对此嗤之以鼻:“顾氏循环是骗人的!”
  也如后来顾雏军在商业行为受到质疑时的表现一样,顾对指称其“顾氏循环理论”骗人的学者提起了名誉诉讼。
  之后,顾雏军坚持把这个“理论”迅速实用化,宣称根据“顾氏循环理论”研制成功一种“无氟制冷剂”,起了个洋气的名字“格林柯尔制冷剂”,并且于当年下海专事格林柯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格林柯尔的诞生,决定了顾氏之后的得意与落魄。
  顾雏军认为:1988年他发表在在《能源杂志》上的论文,是中国大陆作者在这家刊物上发表的仅有的三篇论文之一,而且到2004年还有0.53的调阅率,实属不易。顾雏军举例,1995年世界化工跨国巨头杜邦公司“在欧洲氟里昂的替代会议上公开声明,除了格林柯尔制冷剂有明显的省电效果外,他们不相信还有其他的环保制冷剂有省电效果”,借以证明其顾氏热循环理论和格林柯尔制冷剂的有效性。
  后来的事态证明,格林柯尔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在此后的中国产业界乃至经济理论界催生了一次由“蝴蝶效应”引发的旋风。
  1989年,顾雏军在英属岛屿注册了格林柯尔公司,这种殖民地小岛被称为“避税天堂”,是中国一些私人公司热门的注册地,顾雏军的事业开始走上急速膨胀之路。
  顾雏军完成四大并购行为用了多长时间呢?不到3年。就算是专业的PE公司,完成如此多的项目也该有个喘气的空隙,顾雏军是一口气旋风拿下。
  顾雏军的资产借此膨胀到多大规模呢?据当时的资料透露,顾雏军通过四大并购和其它投资行为(如投资南昌工业园),总共获取了139亿人民币的资产。
  蝴蝶效应开始发力,顾雏军旋风来势宏大。
  
  教授算账 旋风骤起
  一时间,顾雏军成为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的宠儿,被国内理论界高度关注,成为国有产权改革的典型案例反复宣扬,越来越炽热的舆论旋风也吹动了一个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郎咸平。郎咸平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博士,沃顿商学院是英国金融时报世界商学院排名榜位居前三的商学院。有人认为,郎咸平的学养背景毋庸置疑。
  
  
  顾雏军的这种旋风并购和国内理论界热烈的追捧引发了郎咸平教授的职业“好奇心”,组织了麾下七个研究生查阅大量公开资料,特别是对被顾雏军并购的四大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作专门调研。2004年8月,洋洋洒洒的万言调研报告出炉,郎咸平好发惊人之语的张扬范儿在标题上展现无遗——“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
  郎咸平2004年8月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演讲表述上述论点,8月10日上海东方早报和香港商报刊出摘要,国内媒体纷纷转载,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系顿时成为舆论风暴中心。
  8月13日,郎咸平收到顾雏军通过香港齐伯利律师行发出的律师函,要求郎咸平道歉且相关媒体删除此演讲内容,否则,会采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内的程序,在不通知郎咸平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必要行动。
  郎咸平当然不从,“顾郎之争”开战,顾雏军的旋风人生进入第二波高潮。
  在郎旋风初起的时段,顾雏军显得底气很足,第一个步骤就是将郎咸平起诉到香港法庭。同时,媒体记者惊讶地发现,顾雏军悠然出现在雅典奥运会的观众席上观看奥运比赛。同年10月,顾雏军高调回应记者“最近我正着手收购两家欧洲企业,这会不会被说成‘侵吞欧盟资产’?”
  顾雏军有一个堪称豪华阵容的强大理论后援团队。2004年10月20日,顾雏军在科龙公司隆重召开了“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其中有多位学界有名望的经济学家。
  主流经济学者甚至对热炒郎咸平言论的媒体界发出质疑。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说“媒体不了解中国国企改革的过程,炒郎咸平,影响不小,搞不好容易导致严重社会后果。”“郎咸平这个东西经不起推敲。但我们媒体炒得厉害,影响比较大。这容易导致否定产权改革、否定改革的方向。”
  北大光华副院长张维迎指出,“我接触到一些媒体从业人员,二十二三岁就当编辑记者,改革开放时还没有生下来,或不懂事,很容易忘记改革是怎么过来的……对一些问题片面夸大,甚至挑拨社会不满情绪。”
  某杂志主编认为“有的人,用国有资产这样的高敏感度话题来炒作,达到个人出名的目的,是极不负责的。”
  从市场经济理论之争,企业运作理念之争,最终走向法律后果,以顾雏军的观点:个中原委,远未解开。
  
  再起波澜 旋风喊冤
  顾雏军出狱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高调反击其曾经背负的罪名。
  梳理顾雏军受到法院追究的过程:
  2004年8月顾郎之争开始;2005年1月11日,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格林柯尔公司,指称香港创业板公司格林柯尔与天津格林柯尔有关联交易;2005年5月12日,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宣布,不再担任科龙的审计机构;2005年4月,广东、湖北、安徽、江苏四省证监局开始调查顾雏军及格林柯尔并购科龙、襄轴、美菱、亚星涉及的资金来源问题;2005年5月14日,中国证监会以违反证券法为由,立案调查科龙电器,调查方向是其参与的系列并购资金来源;2005年7月15日,科龙宣布停牌“公布敏感信息”,同时,有科龙小股东发起签名,要求罢免顾雏军等六名董事;2005年8月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指顾雏军被正式逮捕,移送司法机关;2006年9月,佛山中院二审裁定:顾雏军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挪用资金等三项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格林柯尔是香港上市公司,港交所对格林柯尔的谴责基于其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内地证监会对格林柯尔的追究则转向并购资金来源,法院则基于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信息、挪用资金等入罪。
  有意思的是港交所的谴责事由,是2001年发生的,有媒体认为,这与当时的舆论环境有关联,而紧接着港交所的谴责而来的内地相关部门的动作,似乎是对郎咸平言论的“实证”,事情至此,恐怕已经超出顾雏军、郎咸平这二位主角的意料。
  针对法院终审结论,顾雏军认为:
  第一,科龙被收购之前,其上位企业容声集团已经负债18亿元,银行债权人拟拍卖科龙资产,科龙即将“覆灭”。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格林柯尔出手并购,挽救科龙做出了一些加快广东格林柯尔注册的变通。在科龙得以保存并取得了不凡的经营业绩:税前销售额从46亿元到117亿元,出口从0.67亿美元到4.17亿美元,上交税收从2.1亿元上升到5.6亿元。这些初期的注册手续变通并非自己的过错,但成为定罪的理由。
  第二,科龙的财务信息披露材料,一直委托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担任,即便在德勤于2005年5月宣布不再担任审计且顾雏军被羁押之后,又由另外一家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进行了审计,在这些审计结论中,并没有指出其销售额有“虚假”成分。(郎咸平也说过:我们不排除顾雏军的殚精竭虑和运营管理的成效),故而“违规披露信息不成立”,顾氏还认为,用2006年6月30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六)》追溯之前的信息披露不符合司法原意。
  第三,毕马威曾经出具了一份科龙《现金流向调查工作报告》,其中认为:江西科龙与江西格林柯尔之间有“频繁的账外资金划拨”,但流入江西格林柯尔的款项少于流入江西科龙的款项,由此说格林柯尔系挪用了科龙系的资金,没有说服力。顾雏军更认为,关于挪用扬州亚星客车6500万的关键证据不成立。
  在9月14日顾雏军记者会现场,顾雏军再次向在场的近百名媒体记者散发了他2006年7月8日写给中纪委的举报信。举报信上,顾雏军认为,导致当年科龙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源头——科龙与格林柯尔之间2.76亿美元担保完全子虚乌有。顾还毫无顾忌直指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中国证监会广东证监局原局长、前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已判死缓)、广东省现任某副省长等四人是幕后黑手,背后牵扯重大利益。
  仅仅几个小时后,也就在当天下午,中国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以“新闻发言人”口吻发布如下内容,予以回应:“我们注意到媒体报道顾雏军先生召开新闻发布会,举报了证监会工作人员。证监会始终欢迎社会监督,当然我们理解,这种监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相关各方均应对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
  也即是,顾雏军用自己的材料试图证明二审法院对其的指控都不成立,顾雏军所披露的材料是否能够起到有法律意义上的“翻盘”效应尚不得而知。但即使顾雏军的举报与事实有出入,对像顾这样国内外广受关注的人物,对其公开实名举报,有关部门应予以彻底调查和全面回应。
  从学者到发明人,从发明人到企业家,从企业家到资本运作高手,从人生高点落魄,顾雏军到如今展现给人们的许多侧面中具有一种特质:不服输。
  顾雏军能否重回人生高度,是未知的命题。在舆论和市场环境已经有所变化的当今,能否创造公众持更加理性和公允的思维去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作出更多元的讨论的氛围,于当事人和管理者都不无裨益。
  
  
《小康•财智》2012年第10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2-10-17


2012年01月(《小康▪财智》)


2012年02月(《小康▪财智》)


2012年03月(《小康▪财智》)


2012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