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10月《小康》
  栏目:县域
云和:欠发达山城的特色城市化之路

★文 /《小康》记者 罗屿 浙江云和报道

  一个山多地少、村多人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山区小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该选择一条怎样的路径?浙江云和,以独特的“小县大城”模式给出答案。
  
  安居乐业 在浙江省云和县普光农民公寓综合培训楼,当地村民可学习缝纫裁剪等众多职业技能。该农民公寓是云和县“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中的转移安置点,公寓设立综合培训楼为下山转移农民提供就业培训,让农民真正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2012年春天,两位“云和师傅”蓝信林和雷高,登上飞往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国际航班,开始了自己的东欧创业之旅。二人创业的“本钱”源自一技傍身——食用菌种植。
  而在他们出发前不久,同为“云和师傅”的柳荣伟,也在苏州接待了来自己茶厂“拜师学艺”的老乡赖柳炎。
  作为浙江唯一以人称命名的注册商标,“云和师傅”这一地域劳务品牌近年来名声渐响。作为在食用菌、茶叶、玩具等领域持有县政府颁发证书的知识技术型劳动者,“云和师傅”们很多都像蓝信林、雷高、柳荣伟一样进行着异地授课创业。而正是这320余名“云和师傅”的辐射效应,带动了整个云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云和从事异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人数如今超过1.2万人,年经济收入3亿多元,品牌效应显著。
  其实,许多“云和师傅”最初只是云和下山转移农民中的普通一员。某种程度来说,“云和师傅”的命运转折,离不开10多年前这个山区小县那场“集体大迁移”。
  
  人口、产业向县城集聚
  地处瓯江上游的山区小城——浙江云和,10年前,仅有人口10.95万,却分布在近170个行政村、800余个自然村,村多人少,地广人稀。要想将数百个贫困山村全部建成“小康村”,难度大、困难多。
  那时云和县委、县政府便意识到,云和发展经济不可能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分散配置资源的老路。但云和县城内有28平方公里盆地,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相对丰富,生产、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发展空间较大。地理特征和资源要素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县城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对种种因素综合评估后,云和县委、县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即实行人口、产业向县城集聚,通过培育壮大县城,构建经济增长中心,从而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跨越式发展。其中,“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成了人口集聚的最好载体,也是“小县大城”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
  农民下山转移,首先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其住有其居。
  位于云和县城西北角城西路与城北路交会处的普光农民公寓,是全县最大的农民下山转移小区,整个小区由县政府统一建设,并根据不同需求设有6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多个套型。在这里,4000多名下山农民开始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在县城经营干水产批发的刘邦生,住在普光农民公寓19幢。这位云和县云和镇杨家山村的农民,进城前和祖辈们一样,一直生活在山村。
  2009年9月,云和县城当时的商品房售价每平方米超过4000元,刘邦生却以每平方米1650元的优惠价,在普光农民公寓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
  和刘邦生一样,居住在普光小区的众多下山转移农民,在购房时都享受了县政府给予的每人6500—10000元资金补助,此举不仅降低了农民进城成本,还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在普光农民公寓内,还有一个占地面积5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92平方米的转移农民综合培训楼,这就涉及到农民下山后的另一大问题:培训与就业。
  “云和师傅”培训便是让下山农民拥有一技之长的措施之一。获得专业证书后,很多人都如东欧创业的蓝信林、雷高,或是在苏州办茶厂的柳荣伟一样,开始了异地创业。
  另外,也有一些“云和师傅”选择在本土创业授艺。
  赤石乡葡萄种植大户季伟平,就在几年前创办了云和葡萄种植技术人才创业学校。办校前,季伟平曾和专家分析估算出当时一年的订单承量可以达到200万公斤,但实际产量却只有1万公斤。“需求与产能完全脱节,归根结底是因为产业规模太小、发展后劲太弱。”因此,季伟平的办校初衷在于:把产业蛋糕做大,比单兵作战闯市场更重要。
  创办“葡萄大学”,季伟平有个想法:学校毕业的学员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种植技术种植葡萄,成熟后再由学校统一收购、销往国内市场。这不仅使产业规模扩大,创业农民也不会遭遇市场销售的后顾之忧。
  在季伟平的“葡萄大学”内,教室、餐饮部、葡萄种植实训基地等一应俱全。老师除了季伟平外,还有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除了理论学习外,学员们还会进行市场考察,进而设计出自己的创业方案。
  在云和,像“葡萄大学”这样的农民教育品牌还有很多。一个成功的农民能够培训一批传统农民,形成一个人才金字塔,然后带动一项产业的发展,这成了云和近年来农民培训的真实写照。
  
  工业园区解决就业
  除农业培训外,为解决下山农民就业问题,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十分重要。2001年,云和县工业园区面积仅0.17平方公里;2011年扩展到3.2平方公里,实现95%的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多个下山农民转移小区还出现了“岗位超市”,不定期发布园区内招工信息。
  云和的木制玩具素来出名。随着“小县大城”战略,众多木玩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为进城农民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为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城就业安家创造了良好环境,实现了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较高城市化。
  据相关数据统计,若下山夫妻双双在玩具厂打工,男工月收入可达2500元左右,女工月收入也达1500元左右,夫妻两人月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除了支付日常的家庭开支外,还略有结余。
  
  推倒横亘在城乡间的政策“壁垒”
  伴随着那场“集体大迁移”的,除了保证下山农民有房可住、有业可就,还要让他们有社会保障可保、子女有学可上。让农民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化农民为市民。
  近年来,云和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投资融资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
  2003年云和就出台政策,规定凡在县城范围内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均可凭有效证明申报城镇居民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各类登记项目,逐步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逐步推倒横亘在城乡间的政策“壁垒”,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和实惠。 
  作为一个山多地少、村多人少的山区小县,云和以独特的“小县大城”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云和提出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提升。
  这是云和的再一次探索,也是另一个机遇。
  (《小康》徐莉莉、实习记者殷红英对本文亦有贡献)
 
 

《小康》2012年第10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2-10-11


2012年01月(《小康》)


2012年02月(《小康》)


2012年03月(《小康》)


2012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