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08月《小康▪财智》
  栏目:特别策划
业内人士解读互保冲突:小危机与大状况

★文 /《小康•财智》记者刘彦华

  银行抽贷、压贷,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出了问题,银行也需要即可止损。现在,我们缺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近期,浙江民企频频爆发由互保、联保引发的银行抽带、压贷事件,银行因此备受指责,互保制度也遭受质疑。但是金融行业从业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互保危机有解无解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小企业及个人融资服务商杭州速贷邦总经理包海峰。
 
  《小康·财智》:银行通过互保协议,把风险全推给企业承担,是不是太过霸道了,太过苛刻了?
  包海峰:这也不是把风险全部推给企业,银行风险还是有,三个人互保,如果三个都出问题,风险不是还在银行。
  说银行太霸道,银行也没有拿着枪逼着企业贷款。拿贷款时,企业就应该对它的风险有所考虑。
  《小康·财智》:一家企业出事了,银行不先追究问题企业,反而是先找互保企业,会不会不公平?
  包海峰:银行这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担保责任视同借款责任,出问题了,银行也需要即刻挽回损失,一般都是先由互保企业代偿,然后再由互保企业对问题企业提出诉讼,追回损失。
  《小康·财智》:关于互保危机,银行和企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包海峰:这不是企业造成的,也不是银行造成的,有个专业名词叫做时间错配。现在中小企业拿到的贷款一般都是流行性短期贷款,但一般都是用在了卖土地建厂房等长期项目上,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贷款可以不断续期,不会看出问题,但一旦出现风险,银行想要收回贷款,也就不容易。
  《小康·财智》:中小企业也有长期投资需求,银行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提供长期贷款呢?
  包海峰:银行贷款中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都给了政府基建工程,给中小企业的一般都是流动资金贷款。银行贷款也要进行时间结构配合,比如说,银行有100个亿贷款,其中,50%固定贷款,30%流动性贷款,20%作为保证金。政府要基建,把它50%的固定贷款都拿走了,剩下中小企业怎么办,只能拿到它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短贷长投,归根结底是个制度问题。
  《小康·财智》:国外有互保吗?遇到这种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包海峰:中国今天遇到的问题,美国以前也碰到过,只是它的技术解决手段比我们要先进。比如资产证券化,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银行业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它们采取的方法是,把这些不良贷款打包卖出去,用时间消化风险。在通胀因素的作用下,同样100元,它今天的支付能力可能只是10年前100元的10%。假如银行有笔500万的不良贷款,它只要空转几年,可能只需要50万就可以把它解决掉。这也叫做债务延迟。
  《小康·财智》:中国能学国外吗?最终会不会导致出现美国的次贷危机呢?
  包海峰:资产证券化只是一种技术解决手段,还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使用。中国的银行业现在缺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据我了解,目前已经有个别银行在研究这个事情了。
  而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是因为过度使用杠杆,中国只要注意杠杆的使用,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小康·财智》:政府能够做些什么?
  包海峰:政府开协调会,让银行不抽贷,本质上还是债务延迟。
  要想扭转整个经济大势,新的发展方向应该要理清楚。我们说劳动创造价值,但实现价值必须通过交换,也就是贸易环节。我们现在是过度关注生产环节,而忽视了贸易环节。下一步,可以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倾斜,把贸易做活。
  《小康·财智》:有人称,去年浙商跑路是第一波,互保第二波,第三波很可能就是银行危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包海峰:银行现在还是很安全。第一,90年代不良贷款剥离,积累的矛盾,遗留问题比较少。第二,中国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对外开放,国外很多东西进不来;第三,政府信用。
  《小康·财智》:您认为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
  包海峰:教训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信用管好,放在可控范围。当信用扩张太过分的时候,很小的危机也会造成大状况。
  
  美国银行业采取的办法是,把不良贷款都包卖出去,用时间消化风险。
 
 

《小康•财智》2012年第08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2-08-17


2012年01月(《小康▪财智》)


2012年02月(《小康▪财智》)


2012年03月(《小康▪财智》)


2012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