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03月《小康》
  栏目:社会
重庆巫溪:让农民当家做主之后

★文 /《小康》记者 谭畅 北京报道

 
  
  和谐 重庆巫溪的“乐和试验”让农民当家做主,使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致高涨。图为巫溪羊桥村乐和家园中的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上访“带头户”变成了“乐和”带头人,化解矛盾讲求“三公开”,好人好事记录“善事簿”,村务报告建立“公事账”。重庆巫溪的“乐和试验”让农民当家做主,使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致变得空前高涨,之前令基层官员头痛的一些问题就此迎刃而解
   
  “你的日子比我过得好,你今天不解决问题,我就和你从这个山崖上滚下去。”几年前的一天,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大坪村下岗女工李俊,突然从人群中跃出,死死抱住来村里视察工作的该县某任县长,誓称要与县长共存亡。
  这一举动惊呆了周遭所有人,在多方劝解下,李俊这位“老上访户”松开了手。
  大坪村发生的这一幕,在当下中国并不罕见,快速发展中面临的冲突让乡村治理面临巨大挑战。巫溪县有5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80%。这里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交通位置重要,同时有着重庆市最好的生态环境,但巫溪县却面临着产业发展停滞、村民生活困难、缺乏集体自信、干群士气低落的困局。
  在重压之下,巫溪县开始尝试新的解决之道。
  
  剃头挑子不能一头热
  李俊所在的大坪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是巫溪县有名的“上访村”。
  大坪村有2000多村民,人均耕地只有0.42亩,因种植黄姜失败及征地拆迁补偿问题,该村社会矛盾极为突出,8年来共引发村民集体上访29次,堵车堵路两次,李俊曾是村里出了名的上访带头人。
  基层社会管理的困局长期困扰着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
  情势倒逼巫溪突出重围。2010年7月,一直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步伐的巫溪县,与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共同商讨,合力推出“乐和家园”建设,施行“法治+自治+共治”的社会管理机制,巫溪选择了白鹿镇大坪村、上磺镇羊桥村和文峰镇三宝村为试点。
  当地群众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信得过的民意代表组建了“乐和互助会”,以生产互助和生活互助为重点,与社会组织相融合,参与基层社会事务,享有公共事务决策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等。
  协会负责人一般由党员担任,成员有离退休干部、教师等,但没有工资报酬。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事自己管,此举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巫溪县从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入手,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他们将城市以居民小区、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细分为408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有一个县级部门牵头组织若干企事业单位进行帮扶,每个网格成立一个党支部,定期召开各方参与的“乐和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以村党支部(党委)为召集人,形成了村委会负责、“乐和代表”协同、公益组织助推、网格单位支持的“乐和治理格局”。
  
  以前上访我带头,现在“乐和”我也带头
  李俊于2010年8月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上访,接访她的是巫溪县长罗成,当日关于“乐和家园”的一席谈话解决了李俊的问题,也使她转变了思路,“告状头子”成功转型当起了“乐和互助会秘书长”。
  差点与县长“同归于尽”的李俊回想过去,认为“双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领导和百姓交流不够是重要原因,“你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真真实实为他做事的话,他真的会让步。”
  “亲戚之间不走动都不亲,何况干部与群众。”巫溪县群众工作部副部长王仕杰的体会是,党群干群关系之所以变得疏远,除了因为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群众心态失衡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干部不愿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不敢面对群众、接触矛盾。
  “以前上访我带头,现在‘乐和’我也带头,你自己不做的话肯定带动不了别人。现在大坪村有什么事情基本上依靠‘乐和互助会’,就是村支两委包括政府解决不了,‘乐和互助会’也能做到。”李俊笑着说。
  巫溪县关于社会管理新模式的探索,正如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所言“是被逼出来的”。郑向东告诉《小康》记者,巫溪地处偏远的山乡,在被当下的社会矛盾和一些工作中存在的、常见的、又无法克服的困难所困惑的时候,执政者必须要采取一些改变的办法。
  郑向东认为,农民不再单纯依附土地生活,不再直接依靠基层组织,不再满足于生活现状,只有用共同梦想凝聚人心,用互动合作的方式联系农民,用紧密的组织覆盖城乡,用群众的办法治理基层,用榜样的力量塑造农民,才能有效组织农民从而巩固执政之基。
  “乐和家园”启动后,2008年到2010年,巫溪县信访总量下降了39.8%;2010年,群众安全感达到96%,创历史最高,无重大集访事件发生,无恶性治安案件发生。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成功创建了市级卫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被评为第四届“2010年中国城市化社会建设典范案例”。
  
  用群众的智慧来治理农村
  传统农业发展缓慢、八成劳动力外出务工、治安不力民风不佳……在“乐和家园”另一个试点三宝村,村支书苏波接手时是个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空壳村”,好不容易搞起合作社却没人参与,一度让苏波灰心丧气。
  “三宝村的情况在巫溪农村很有代表性,既然问题从群众中来,我们就从群众中寻找答案。”面对由点及面的困难现状,巫溪县长罗成带着问题到农村,跟农民面对面“摆龙门阵”。罗成从中发现,群众完全有能力办好自己关心的事,“而且群众的智慧也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年初,有相邻居住的叔侄俩因为盖房起了纠纷,叔叔说侄儿修建的房子影响他一家通行,侄儿急得哭,找乐和互助会,最后弄到乐和堂,有堂主副堂主,村支两委的人旁听。现场调解过后,侄子做出让步,叔叔也不再计较。”文峰镇三宝村乐和互助会会长陈孝梅说。
  陈孝梅告诉《小康》记者,乐和互助会下面有一个乡村道德法庭叫“和事堂”,依托“七位一体”综治平台,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这个供老百姓平时说理的场所,调解了大量的群众纠纷。其中,调解矛盾的团队阵容强大,有老干部、老教师、道德模范、家族长老等。
  冉启伟是巫溪县上磺镇羊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干了多年农活的他在近几年经营起了一个小砖厂,还买了一辆货车闲时跑运输,他在去年9月份加入了羊桥村的乐和互助会,成为83名会员中的一员,去年12月,为了便于跟村支两委对接工作,羊桥村乐和互助会举行了一次无记名投票,冉启伟最终以65票当选乐和互助会会长。
  羊桥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100多个留守儿童缺少照料和关爱,冉启伟和“乐和协会”的成员一起,组织群众认“干亲”,发动在家的年轻父母充当留守儿童的干爸、干妈,让他们衣服脏了有人洗、放学回家有热饭、学习生活有人问。
  化解矛盾讲求“三公开”,好人好事记录“善事簿”,村务报告建立“公事账”。不但民风得到改善,干部威信提高,村民参与自治管理更加积极,三宝村还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好民风、好班子、好机制真正成为村里的“三宝”。
  “乐和”的要义不只是基层治理。垃圾管理、植树管护等问题已得到落实解决,“乐和养生操”、“相约论语,全民读经”等活动也已在巫溪农村落地,而经济发展更是“乐和生计”应有之义。2011年,羊桥村的大米第一次带着农户的照片和生产档案到了消费者手中。2011年3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中央综治委副主任王乐泉作出批示,重庆巫溪县“乐和家园”建设的经验值得重视、总结、推广。“他们把党的优良传统运用到社会管理之中,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尽管“乐和家园”激活了农村自身的乡土道德土壤,但没有酬劳的“乐和协助会”和北京地球村这一公益组织的内生动力如何保障?郑向东认为,只有老百姓热爱,才是推动乐和家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认为,巫溪“乐和家园”提出“用群众的办法治理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关于社会组织建设的新路,真正为转型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提供借鉴。
  
  
  《小康》2012年第03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2-03-09


2012年01月(《小康》)


2012年02月(《小康》)


2012年03月(《小康》)


2012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