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02月《小康》
  栏目:社会
中小学生饮食堪忧 未来十年需改善结构

★文 /《小康》记者 孙晓青

  
 
  你的孩子饮食健康吗?你相信78%的孩子吃不好早餐吗?富起来的父母为什么还会提供缺少营养的食品给孩子。“2011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错误的膳食结构正在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每天早上煮一包方便面”、“在路上买一张油炸饼或油条或鸡蛋灌饼”、“书包里装一个面包一盒酸奶,到学校吃”、“学校旁小吃摊买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
  你的孩子是否每天都在吃这样的早餐?在营养学专家眼里,一份营养充足的早餐不仅是孩子们能量和营养摄入的保障,而且可以防止超重肥胖的产生、发展乃至成年期的慢性病。但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十多年来的持续追踪调查显示:尽管每天吃早餐的孩子比例占到八九十,但其中78%的孩子吃不好早餐。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在1998年和2008年对城市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进行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早餐质量呈下降趋势,孩子们每天早餐食用四类及四类以上食物者比例从最初的12.2%降至3.3%,富裕后的父母并没有给孩子提供更有营养的早餐。
  这是该所发布的“2011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其中一个部分,按照报告所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儿童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吃不健康零食、在外就餐、喝含糖饮料等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导致了慢性病低龄化。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刻不容缓。
  
  不容忽视的美味陷阱
  9岁的高飞是个小胖墩,平常最爱吃“洋快餐”,每周都闹着父母带他去两三次。“在家做好吃的,怎么都不行,吃别的都不香,就爱吃肯德基,每次都必点汉堡、薯条、炸鸡,看着他越来越胖,我们也着急,吃不怕,就担心不健康。”高飞的妈妈担心地说。不仅如此,小高飞平时不爱喝白开水,就爱喝可乐,家里1.5L的可乐几乎没断过。据他父母说,几年间孩子猛涨了几十斤体重。
  去年11月份,高飞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摔了一跤,竟造成了骨折。家长带着他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医,看着高飞拍回的片子,妈妈不解地问医生为何孩子骨头这么脆弱。看着X光片,医生告诉她,“孩子骨骼不够致密。”
  在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眼里,高飞的经历只是现在孩子们的一个缩影。这份“2011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由马冠生主导调查。
  “超重肥胖是现在很多孩子的通病。他们在外就餐时,会摄入过多能量,长期下去就会引起肥胖,也会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病埋下隐患。还有,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而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骨折的危险性可能增加5倍。”马冠生分析说。
  按照报告的结果,情况不容忽视。据调查显示,城市儿童少年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的比例从1998年的1.9%上升到16.2%。中小学生因“好吃”选择快餐的比例为71.6%。但这些“好吃”的快餐,营养结构并不合理,脂肪比例高,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含量低。此外,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人均每日饮用饮料量从1998年的300毫升左右增加到500毫升,其中2/3是含糖饮料。中小学生最喜欢喝的3种饮料依次为: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果蔬饮料。
  每到学校上下学时间,几乎每所学校门口两侧的小卖部都会被穿校服的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兴致盎然地在小店门口的摊位上挑选食品。
  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马冠生都会感到忧心。
  没有节制的零食、迅速增长的在外就餐比例和饮料的摄入大大影响着这些孩子们的营养健康。而另一组数字也同样令人深刻反思。就在孩子们选择引用饮料的量逐步上升的过程中,我国喝牛奶和酸奶的儿童少年从1998年的81.5%下降到57.1%。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儿童少年每人每天喝一瓶饮料,只有一半的孩子喝牛奶或者酸奶。
  “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都在倡导喝牛奶对健康的好处,但尽管如此,喝牛奶的比例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这和这些年不断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不无关系,奶制品企业的种种问题让消费者对于牛奶选择的信心没有了。”马冠生说。
  
  他们为什么会吃成胖子
  “欧美曾有个关于流行病的调查,其中研究的是老年妇女的骨骼健康情况。他们让这些老年妇女们回顾了儿童少年时期喝牛奶的频度,结果发现,不习惯喝牛奶的人明显骨骼健康不如习惯喝牛奶的人。这个调查印证了一个人的饮食行为如果从孩子时就有很好的养成,那么对他们一生的健康都是有益的。”马冠生说。
  “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从2007年开始发布,每年设定不同主题重点关注儿童少年的营养健康变化。2011年报告的主题定为“培养健康饮食行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确定主题的时候,马冠生和他的团队研究觉得,一个人的行为是从儿童少年时期就逐渐发展下去,小时候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一生。
  报告调查的结果让人感到忧心,面对现实探究在这些不良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根源是什么?马冠生和他的团队在做深度分析时指出,家长的不当引导,学校营养教育的缺位、广告的诱惑、商家的促销,是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掉入不良饮食误区的关键。
  在朋友眼中,李明凡绝对是一个“肉食动物”。从小就爱吃肉的他一直延续着这个“爱好”,家里每天餐桌上都必须有肉,而且家里经常肉食多、蔬菜少。李明凡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新,孩子从三岁起就不爱吃蔬菜,跟父亲一样爱吃肉。所以李家的饭桌上每天都无肉不欢。
  在大人看来,多吃肉也能多补充营养,所以对小新的饮食习惯没有太多的注意。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小新的个头没有同龄孩子高,体检时各项指标也比其他同学低。当李明凡从医生那里了解到就是因为他的饮食习惯影响了孩子,导致孩子的营养不良后,他才后悔莫及。
  “欧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漫画,画的是一家人都是胖子,无论大人、孩子,甚至家里的宠物狗都是胖的。这是营造了一个“促肥”环境,人的行为特别是饮食行为受家庭影响非常大。成年后喜欢吃的东西回忆一下和小时候息息相关。家庭是第一位的。因此,家长对于食物的选择、喜好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马冠生说。
  除了家长的责任外,广告和商家对于饮食行为的影响也让马冠生感到担忧。2012新年伊始,一场营养快线的“乳胶”闹剧,让人们知道了“含乳饮料”跟“牛奶”不是一回事。而此前,因为其标注的“营养”、“健康”和酸甜的口感成为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饮品之一。
  在马冠生看来,专业角度讲营养是一个过程,而商家标注的“营养”其实是个模糊的概念,让消费者认为喝了这个产品是对健康有益的。“食品广告对孩子选择食物和消费方面的知识、信念、态度及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广告中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明星们代言广告,所起到的明星效应也不容忽视。其实往往都有种误导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丰富和生活便利的同时,应该警惕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企业都应该肩负起责任,对孩子们进行好的饮食行为导向,而不是营造一种“促肥环境”。
  
  未来十年需改善饮食结构
  法国一位营养学家曾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讲,要看他们吃什么和怎么吃”。而儿童少年又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因而,在越来越讲求养生、健康的当下,如何改善孩子们的饮食行为成为了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
  在马冠生看来,作为家长,可以先从生活细节做起。对于早餐来说,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奶类或奶制品,还有蔬菜水果。建议家长如果觉得麻烦可以把一些工作放在前一天晚上完成。
  零食是人们摄取营养的一个来源,不该等同于垃圾食品,在选择上可以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等新鲜、天然的食物,另外要适时、适量地选择零食补给。
  对于饮料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饮水量为每天1200毫升左右,天气炎热时适当增加,多次少量饮水,至少每天喝6次。也可以辅助喝一些家庭自制的新鲜果汁和蔬菜汁,少喝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对于在外就餐来说,目前在城市中,完全禁止孩子吃快餐不太现实,家长控制孩子吃快餐的次数相对可行。“光顾的越少越好,最多每周不超过一次,另外,点餐时,相比只点炸鸡腿,选择带有蔬菜的品种会好一些。”马冠生建议说。
  根据报告分析,未来十年是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时期。营养立法是改善我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重要保障。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合作、全社会动员,建立长效的机制是保障营养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此外,要把营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营养改善干预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大力普及营养知识,从小培养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我国营养立法工作开展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一部营养法规。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改善策略,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各级政府政策不到位,地方管理机构缺乏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这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其实从深远来看,只有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孩子的营养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行,健康成长才能有根本保证。”马冠生说。
  
  
  根据2011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
  ⒈90%以上的儿童经常吃零食,女生吃零食的比例高于男生。调查对象食用冷饮类、油炸类零食的比例显著上升。其中,食用冷饮类比例从59.5%上升到75.7%。小学生常以冰激凌、膨化食品、巧克力、薯条、薯片等作为零食,中学生常吃的零食是冰激凌、糖果、酸奶等。
  ⒉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人均每日饮用饮料量从1998年的300毫升左右增加到500毫升,其中2/3是含糖饮料。中小学生最喜欢喝的3种饮料依次为: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果蔬饮料。喝牛奶和酸奶的学生从1998年的81.5%下降到57.1%。
  ⒊我国1/4以上的城市居民经常在外就餐,15至17岁少年每周在外就餐比例为30.8%,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分别为48.3%和23.3%。中小学生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的比例从1998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16.2%。中小学生因“好吃”选择快餐的比例为71.6%。
  ⒋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从1998年的48.8%上升至78%,每天早餐食用四类及四类以上食物者比例从最初的12.2%降至3.3%,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质量呈下降趋势。
  
  建议家长的做法
  ⒈从小让孩子尝试吃多种食物,避免偏食或挑食;
  ⒉每天做早餐,吃早餐,吃好早餐;
  ⒊不买含糖饮料;
  ⒋科学地为孩子选择零食;
  ⒌进餐时不要责骂孩子;
  ⒍平时不说,孩子最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⒎减少吃快餐和在外就餐的次数。
 
 

《小康》2012年第02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2-02-14


2012年01月(《小康》)


2012年02月(《小康》)


2012年03月(《小康》)


2012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