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01月《小康▪财智》
  栏目:公司产业
洋奶粉蚕食市场 巴氏奶撑起半壁江山?

★文 /《小康•财智》记者 刘建华

  
 
  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国内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以上,而在2011年,洋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然超过50%。未来呢?
  
  岁末年初,问题奶再一次伤了中国人的心。
  2011年12月24日,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的结果中,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强性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12月26日,蒙牛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在原奶检验上出现失误,而27日蒙牛副总裁卢建军又表示,问题并非源于蒙牛自检失误。蒙牛的种种解释既得不到公众原谅,也无法完全获得专家学者的认可。“此事反映了蒙牛在生产和质控方面存在的不足。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蒙牛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食物工程学博士云无心说。
  这是继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来,中国奶业被曝光的至少第5次重大事故。在此之前还有圣元激素奶性早熟事件、蒙牛“特仑苏”被质疑添加OMP致癌物质,以及陕西251名小学生饮用蒙牛牛奶以后出现食物中毒反应。
  三聚氰胺毒奶的阴影尚未消失,牛奶问题又接二连三地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至此,消费者对中国奶业的信心已经降到了冰点。
  
  洋奶粉来了!
  2012年元旦假日期间,记者来到了广州人流量最多的超市之一,位于天河城负一楼的吉之岛。在冷冻柜前记者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鲜牛奶(亦称巴氏杀菌奶),国内的有香港品牌广州自产维记鲜奶、产自上海的光明低脂鲜牛奶、广州自产品牌香满楼鲜奶等。洋牛奶则有产自澳大利亚的德国低脂牛奶和产自新西兰的田园高钙低脂牛奶等。在价格方面,同样接近1L的牛奶,洋牛奶的价格明显比国产牛奶高出了6-15元不等。
  一名正在挑选鲜牛奶的吴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购买过国内生产的牛奶了,国内牛奶频频发生事故,身边很多朋友都认为外国产的鲜牛奶比较安全,是更优选择。“外国品牌的牛奶价格是比较贵,但是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宁愿买贵一点的,至少喝起来放心!”吴小姐表示。
  同样的,在婴幼儿奶粉区,记者发现,国产婴儿奶粉货架上的种类较少且无人问津,售货小姐向消费者推荐的,也清一色是雅培、惠氏、美赞臣等外国品牌的洋奶粉。那些900g包装普通洋奶粉定价均在200元以上,而高端奶粉平均每罐价格则突破400元。销售小姐告诉记者,在蒙牛出事以后,这些洋奶粉的价格与之前相比均上涨了30多元。
  虽然售货小姐向购买者再三强调奶粉是境外品牌,口感好,有质量保证,安全且无添加,很多细心的妈妈还是会再三询问,牛奶的奶源是否全部是进口的,那些部分奶源来自国内的品牌,会立刻被拒绝。
  “我一般是自己去香港直接购买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的进口奶粉,价格比内地要便宜一些,但也要三四百块一罐!如果实在没空去香港又没有牛奶了,才会考虑在这些正规的超市购买进口奶粉。”正在购买奶粉的张小姐告诉记者,虽然专门跑去香港购买奶粉很麻烦,每个月花费在洋奶粉上的费用也几乎花尽她整月工资收入,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是绝对不会考虑国内产的奶粉。“我每次去香港都会一次性买个十多罐奶粉,有时候也帮朋友带一些,很重,但是不得已。”
  居住沿海地区的妈妈们可以较为方便地来往香港购买进口奶粉,那些居住在内地的,不便往来香港的妈妈们则是会考虑通过网购这一渠道在信用较高的商店购买洋奶粉。据悉,网购的洋奶粉价格会比那些专门提供洋奶粉的港货商店便宜近百元。
  据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的调查显示: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国内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以上,而在2011年,洋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然超过50%。
  2010年4月,卫生部发布生乳等6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正是这份新国标引发了一场针对新国标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的激烈争论。广州市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更是直接炮轰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
  知情人士称,接二连三的乳业安全事件、乳业新标的“倒退”,加上2012年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计划下降10%,届时,更多新的洋奶粉品牌将会进入中国,国内牛奶市场份额又会进一步被蚕食。
 
  七成利润被外资蚕食
  针对洋牛奶在中国市场份额逐渐增大的现状,中国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牛奶市场份额逐渐降低的原因只有两个:牛奶行业的制定标准过低得不到消费者认可,以及食品安全事件太多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者购买洋奶粉是觉得其安全,对其更有信心,但这并不能说明洋奶粉营养更好。
  “并不是说洋奶粉的价格是国产奶粉价格的几倍,其营养就比国产奶粉高出几倍!其实洋奶粉的营养成分和国内产的是差不多的,只是洋奶粉利用了中国人对国产牛奶信心低这点,来垄断牛奶市场,伺机提价。”王丁棉表示,目前洋奶粉的利润是国内奶粉行业利润的几倍,一罐标价400元左右的洋奶粉,其成本顶多80元人民币。
  据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的调查显示,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利润率最低都有40%。
  在王丁棉看来,中国人生产的牛奶中国人自己都不喝,只会导致奶农杀牛,企业滞销,人民币大量外流的恶劣循环。数据分析表明,中国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就会直接导致对生鲜乳的需求减少85万吨,这相当于减少34万头奶牛,将直接影响数十万人的就业。
  然而,受乳业安全问题频发的影响,尤其是2011年以来,外国奶粉进口量同比大增,不少的国内奶粉企业不得已选择停用国内奶源,这对中国的散养户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在广东,仅2011年一年从外国进口的“大包粉”这种中端奶粉产品原料就达到了60万吨,而广州一整年的“大包粉”使用量也仅为140万吨。这些进口的“大包粉”大部分是被还原成液态牛奶以后用于制造常温奶及酸牛奶,近年来“大包粉”已经陆续进入到圣元、娃哈哈、雅士利等知名企业的库房。
  在中国,被国外企业蚕食的利润不仅仅来自于乳制品,还有涵盖几乎所有乳制品企业生产的盒装奶。
  常温奶的包装大部分是采用利乐公司生产的无菌包装。无菌包装指的是以铝箔作为阻隔材料制成的纸盒,铝箔层的存在是保证牛奶储存于不透风、不透气且不透光的特定环境中,在常温下无需冷藏也能保持较长时间而不变质。这些纸盒包装复杂,基本是5-7层,两层塑料膜,铝箔夹在中间,其余是纸板,外层纸板还涂了一层蜡。纸板或许可以降解,但是中间的铝箔却是绝对不可能降解的。
  近年来,常温奶使用利乐公司生产的无菌包装盒每年将近700亿个,虽然利乐公司一直强调包装盒均可100%回收再利用,但其承诺在中国却迟迟未能兑现。包装盒的回收率仅为一成,数以亿计的包装盒作为垃圾被填埋,焚烧。
  同时,利乐作为一家瑞典跨国公司,利乐中国每年在中国的盈利也是极为可观的。据知情人士称,目前利乐所生产的无菌纸盒包装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大型牛奶企业的销售总成本中,有40%是花费在包装上面。中国的常温奶对于利乐公司所生产的无菌包装存在严重依赖性,这也就间接导致人民币大量外流。
  相比较常温奶的包装,巴氏奶一般采用玻璃瓶或者无铝箔的纸包装盒,其包装可反复使用和可降解再生利用,生产过程环保且低碳,这又是其值得推广的缘由之一。
 
  新国标倒退,巴氏奶救市?
  6月15日,在福州召开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暨海峡两岸奶业研讨会”上,王丁棉开炮质疑现行奶业标准太低。参与制定新国标的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对此进行还击,对新国标给予支持,称约70%的奶牛养殖和70%的牛奶都出自散户,主体养殖群体不能达标,降低标准势在必行。
  2010年出台的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一夜之间倒退25年,是“最低最差”的标准。奶业国标该降还是该升?
  那达木德认为,根据中国奶牛养殖的国情,如果标准太高将导致养殖户无法生存,杀牛是必然结果。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的想法虽好,但脱离实际,可能导致乳业重创,损害奶农利益。但是,究竟是舍弃奶农抬高标准?还是舍弃消费者降低标准?是杀牛还是杀人?
  尽管不少乳业专家纷纷发言表示,新国标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是,国人对“国乳”将持怀疑态度。王丁棉说,新国标不是在救奶农,而是让奶农慢性自杀。“短期内奶农不受影响,但是国乳市场的份额一步步被国外品牌侵占,最后的结果是中国乳制品失去市场,奶农受损,杀牛只是迟早的事情。”
  广州香满楼乳业公司总经理周冬青则表示,“当然是蛋白质越高牛奶的品质越好!”牛奶蛋白标准的下降的确会导致牛奶的整体营养价值下降,对于收购原奶来说,蛋白质每100克相差0.1%,收购的价钱就相差一个级别。
  国内奶业市场存在安全问题,其实主要是指常温奶和奶粉,假若消费者想要喝到放心的新鲜牛奶,王丁棉首推巴氏杀菌奶。
  巴氏杀菌奶又称为鲜奶、低温奶、低温杀菌奶,是牛奶产品的一个品种。据悉,在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当中,有95%的国家牛奶产品消费以巴氏奶为主导,巴氏奶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80%。全球以常温奶为主导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法国、瑞士等不足10个。在中国,巴氏奶与常温奶的市场比例约为2.8:7.2。
  “现在很多消费者受到大企业广告和国家政策推广的影响,以为常温奶就是新鲜的牛奶,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王丁棉告诉记者,在2000年以前,巴氏奶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2000年以后,随着蒙牛、伊利等大企业的崛起,他们对巴氏奶的联手刻意围攻加之国家政策上对某些常温奶大企业的税收优惠及保护,导致常温奶在市场上畅行无阻,反倒是巴氏奶所占的城池受到了常温奶、酸奶、炼奶等品种的轮番进攻而失守。目前,巴氏奶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0%左右。
  当然,巴氏奶难以维持其地位,与其携带不方便、必须低温保存、不可加热等原因也有莫大关系。
  曾4次参与国家乳业标准制订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明确称,在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由于存在有害菌,显然不安全。“未来我国需要大力提倡发展巴氏奶,而牛奶的质量标准不能只限于产品标准,关键要规范生产工艺标准。”
 
 
  《小康•财智》2012年第01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2-02-09


2012年01月(《小康▪财智》)


2012年02月(《小康▪财智》)


2012年03月(《小康▪财智》)


2012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