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01月《小康▪财智》
  栏目:理财
现实很骨感:中国产业战略三大误区

★文 /罗天昊

  
 
  中国经济的特点是,庞大的国内市场,但是消费处于低端,这种特点,决定了以传统产业为主体,发展大众产业为“正”,而以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奇兵”。
  
  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中国奇迹”,亦使“中国模式”成为广泛的共识。自1840年以来的强国之梦,已经隐约在望。
  国家的兴盛,最后还是落脚在产业和企业的兴盛,而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对于未来产业发展,进行深远的布局,提出了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以实现中国产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现实的市场特征,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全社会亦纷争巨大。
 
  高端崛起还是中端崛起?
  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之后,很多人提出,中国应该走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迅速实现普遍的产业升级。而在此前,吉利收购沃尔沃,似乎成为中国企业未来走向的注脚。
  同时,在地方区域规划中,很多城市,都提出了“高端崛起”的方略。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而言,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
  全球产业链的转移,其路线为,从欧美到日、德,为第一次产业转移,从日、德向亚洲四小龙等后起发达区域的转移,为第二次产业转移,而从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发达经济体,向最广大的后发国家的转移,是第三次。
  而中国的崛起,某种意义上,亦遵循这种规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既是中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历程,亦是参与全球产业链获得回报的过程。
  中国最严重的隐忧,乃是在产业链上逐步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在高端领域,中国的产业升级,受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阻击,而在低端领域,中国的全球市场,则被印度、越南等后发经济体逐步侵蚀。
  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中国最先进的航天工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十年以上,而前年刚上马的大飞机项目,在中国国内则几乎是白手起家,举步维艰,核心技术控制在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手中。而在新兴的电动车、太阳能等领域,核心技术亦在美、德、日等国。
  在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家电行业,核心的技术却在美国和日韩,甚至在LED领域,中国企业更是全面受制于日韩,三星加索尼,几乎成为中国家电企业无法翻越的大山,扼中国显示器之命脉。中国的电视机、电脑显示,非通过日韩和台湾企业不可。
  目前,中国在全球中影响最大的产业,成功主要集中在以鞋袜、打火机、缝纫机为代表的非主流行业,其特点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而在低端领域,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其优势已经逐步弱化,而逐步被亚洲其他国家所取代。
  印度与中国的龙象之争,一直为全球广为关注。同为金砖四国,印度的劳动力价格比之中国更有优势,在近几年中国纺织业的危机中,印度纺织企业乘虚而入,崛起为世界第二纺织大国,对于中国纺织产业形成巨大威胁。
  而在“中国制造”成本上升之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人力资源,相对中国形成了比较优势,而建立在劳动密集和低人力成本基础上的中国制造,则受到了影响。鉴于中国内地成本的上升,很多跨国巨头,已经将其在亚洲的制造基地,从中国迁到越南、印尼、大马等地。
  在高端领域,中国企业受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阻击,而在低端领域,中国将受到印度等后发国家的追赶,中国的产业升级,难以在外部竞争中实现。
  就中国的产业基础而言,中国更需要“中端崛起”;
  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以及低端消费为主体的庞大国内市场,是中国产业经济的两大特点。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就建立在这两大基石之上。
  除了沿海部分地区之外,中国的大部分地域,并不适合以高端崛起定位,而应该是“中端崛起”,高端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当年超越英国,虽然技术革新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其最核心的原因,乃在于大众消费的崛起。
  因为英国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其本土恰恰是因为“高端化”,奢侈品消费流行,金融投机比实业更受商人欢迎,最后导致空心化,而随着其海外殖民地失去控制,失去海外市场之后的英国,迅速衰落。
  而美国,正是在南北统一之后,随着国内消费日渐发达,才造就了其后来居上之势。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雄居全球之巅。
  发展大众产业,培育大众消费,造就中产阶层,亦是中国未来强盛之路。
 
  坚守传统产业,还是开发新兴产业?
  在很多城市的未来规划中,都将新兴产业,列为未来发展重点。甚至是传统制造业的重镇顺德,也宣称要打造新兴制造业基地,去搞光伏产业。
  欲以新兴产业破局的地方,以广东河源最为典型。
  河源本来是广东水源地,工业发展长期受到制约,而在新时代,河源提出 “三反”模式,即反传统发展路径、反经济周期操作、反梯度产业承接。
  这个三反模式,目前被很多后发区域普遍借鉴。
  但是,如果各地都以新兴产业为突围之路,则新兴产业的竞争,很快将从蓝海战略,变为红海战略。
  中国区域经济目前是一种诸侯经济,新兴产业的竞争,难免与传统产业一样,沦落到刺刀见红的地步,比如太阳能行业,除了河源外,目前江苏、河北、河南、浙江、江西等已经引领先声。湖北、湖南、福建和海南等也蓄势待发,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专美。
  此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新兴产业的崛起,需要时间,而在崛起期间,地方政府如何支撑既有的格局,等到新兴产业开花结果?
  产业发展,除非碰到特殊时期,是不能跳跃的。而事实上,更为重要的,仍然是传统产业。
  在很多地方欲发展新兴产业时,地处沿海的余杭,反以传统产业破局。
  在最近几年,中国的纺织企业成批倒闭,遭遇重创,但是,余杭的家纺行业,却逆流而上。杭州余杭区的产业改造模式,值得借鉴。
  著名华人企业领袖、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正荣先生在1992年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底部是制造,两端朝上,左边是设计,右端是销售,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余杭有一个叫布老虎的家纺企业,但是,布老虎不卖布,而是卖设计,他们为客户做整体设计安装,布主要靠采购,这家企业的年营业额只有6000万,但是,其利润,却高达50%,而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则不到10%。
  布老虎的经历说明,在传统产业,一样可以实现微笑曲线。
  而另外一家家纺企业奥坦斯,则靠市场转移,获得了新的发展。奥坦斯本来是以外销为主,外销高峰期,超过70%,而在遭遇海外市场重创之后,奥坦斯通过转移,在国内推行千店工程,两年时间,内销竟然占到70%,完成逆转,企业也度过危机,实现了二次飞跃。
  事实上,余杭区的家纺行业,即是传统行业,而且,严格来说,余杭的家纺,集中在临平和崇贤两个镇,其产值达到100亿以上,很多地方认为小企业无法与国际巨头抗争,认为传统产业无法生存,而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广大的内陆地区来说,余杭具有重大意义,很多人认为,沿海比内陆发达,故沿海更应该搞新产业,但是,余杭却仍然坚守传统产业,内陆城市有什么理由放弃传统产业?当很多地方认为传统已经日落西山的时候,余杭却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内陆城市,也许更重要的是改造传统产业,而非抛弃传统产业。
 
  以服务业为主,还是以制造业为主?
  另外一个误区是,很多地方认为,如果第三产业不能达到一定比例,甚至是超过50%以上,就不能视为发达,所以,很多城市,喜欢规划“跨越式”发展。
  而事实上,到底哪种产业为主,受到两种条件的制约,其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很多主流城市的发达,有一个发展历程,即,先通过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发展第三产业。(澳门、拉斯维加斯等有特殊政策的城市除外)。
  事实上,众多中国城市,其未来的发展,不在于第三产业,而恰恰在于工业,对国家层面而言,亦如此。
  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但是,如果问,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是谁?估计很多人都会产生错觉,认为是中国、印度。而事实是上仍然是美国。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是谁?
  很多人也将产生错觉,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已经很多年了,也许是中国?但是,答案仍然是美国。结果让人惊奇,但是并不意外。
  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仍然是第一,其经济结构非常合理。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却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
  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一个城市,必须受到与其关联的经济体的影响。
  同为广东经济重镇,佛山的服务业,就没有超过50%,是否代表佛山不发达?
  而事实上,这是个误区,因为佛山不仅是佛山,还是珠三角的一员,而整个珠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自我选择上,就是以香港为龙头的,不是说佛山第三产业不发达,而是,佛山的部分第三产业,实际上变相已经由香港代替完成了。香港的服务业超过80%以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
  在京津冀经济区,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北京的第三产业已经超过70%了,说明很多河北的城市,服务业已经被北京拿过去代做了,而每个河北的城市,如果都认为第三产业没有超过50%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
  相反,目前北京制造业只有30%,跑哪里去了?很多就是跑到河北去了,这就是很多河北城市的机会。
  如果在渤海三角,一些城市非要以服务业衡量自己的发达程度,就是对于北京的漠视,承接来自北京的工业,何尝不是一种机遇?
 
 
  《小康•财智》2012年第01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2-02-09


2012年01月(《小康▪财智》)


2012年02月(《小康▪财智》)


2012年03月(《小康▪财智》)


2012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