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12月《小康》
  栏目:特别报道
成都启示录:土地流转与公共服务

★文 /《小康》记者 孙晓青 成都报道

  
 
  持续8年的统筹改革,让成都的农民真正尝到了甜头,“还权赋能”的原则让农民真正实现了“民事民议,民权民定”。这样的大胆尝试和推行让成都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的特大中心城市
    
  花了两元钱,双流县三星镇南新村73岁的村民伍朝兴就坐进了小区卫生站里的健康舱内。这个小白房子只有2平方米,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他用二代身份证在刷卡处一感应,屏幕中立即出现了他的个人信息,并出现让其选择想了解的体检项目。
  房子虽小,五脏俱全。里面可对11个项目,28个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囊括了如心电、血压、体温等7种感知体征检查,还能对肝、胆、胰、脾、肾进行B超检查,另外还有红外感应器,可检测早期癌变。伍朝兴选择了血压项目,不到一分钟就立即出现了检查数据。
  “以前要是做个大点的检查还得去镇上或者县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了,从我家走到小区卫生站不到5分钟。”伍朝兴笑着说。这个健康舱不仅能做体检,还能通过设备查看自己健康档案,远程咨询国内外医生。
  据了解,这种健康舱和医院联网,在成都市双流县众多村卫生所、城乡居民小区广泛分布,“让兄弟姐妹家门口体检,请父老乡亲家门口看病”,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只是成都统筹城乡、让农民变市民,提供更完善的公务服务的一个小细节,让外来人感觉更多的,还是成都城乡统筹改革8年来,这里的村民过上了令城里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
  
  农民不进城?“土洋结合”的美好生活
  两年前,伍朝兴第四次搬家了。
  从1952年迁入南新村,他先后住过土坯房、瓦房、楼房,现在他搬进了“别墅”——一栋两层高的仿欧式小楼,有朱砂色的斜坡屋顶,淡黄色的墙面。但是内里老人还是按照传统的居住习惯摆设,简单的圆凳,长条椅子,通向里屋的门上方拉着的绳子上挂满了衣服和杂物。“这个家还可以吧。”每当有客人来,伍朝兴都会热情地介绍自己的新家。
  2003年初,成都市双流县率先提出并大力实施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农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并快速体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年10月成都市在认真总结提炼双流县经验的基础上,将“三个集中”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展了以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六个一化”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实践。
  伍朝兴正是享受到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按照每人35平米的政策,五口之家的伍朝兴只补贴几千元就搬到了这里。“跟过去相比,不晓得好了好多倍,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特别好走,我原来的那点土地通过流转,每年每亩按照800斤大米的市场均价折算成现钱,儿子在外打工,每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的保险也都上了,还有养老金,看病都能报销。”伍朝兴感慨地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伍朝兴所在的南新社区,既有像他居住的独立的二层“别墅”,也有6层的楼房。大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但风格、颜色都和谐共生。刚进小区就是南新村便民服务中心,在这里,文化活动室、计生卫生室、农家书屋、警务室、健身路径、垃圾回收站、ATM提款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一应俱全。村委会门口,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池塘上建起了曲曲折折的廊桥,供人休憩的凉亭显得特别雅致。
  “就算在城里面,这样的小区也是很少见的。即便有,周边的生态环境也肯定不如我们这儿。过去的竹林、树木,我们都尽量保存了下来,小区里的两口池塘就是在原来的堰塘基础上美化改造的。”南新村党支部书记唐易清自信地说。
  据唐易清介绍,这个小区分四个阶段建成。有最早的土地整理项目,2008年的拆院并院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还有去年开建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但无论哪个时期,都按照“四性”原则,坚持了“随坡就势不挖山,顺其自然不填塘,依树造景不毁林”的原则,系统集成,统筹推进。社区内时不时会出现一块块菜园子,也是小区居民的智慧结晶,绿化不只靠花草树木,更多的是用小菜园,给村民们留些小菜地,有兴趣的住户都可以在此种植蔬菜,放眼望去,蒜苗、大葱、白菜、莴苣、菠菜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今年8月2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南新村考察,当看到人在田中、田在城中、城在园中、城田相融的和谐景象时,曾有过建设新农村经验的他连连称赞说:这就是他心中理想的新农村样貌。
  唐易清还有新的规划,他和村干部们提出了“建驿站让城里的人们来休闲,开酒店让多余的房子来挣钱,搞培训让农民来当工人”的口号,在小区内规划建设了“云崖牧歌”游客接待中心,采取“大中心+小驿站”的运营模式,组建“云崖快乐驿站”等,致力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现在,农民的荷包可是一天比一天鼓。节假日、周末,来旅游的人车都停不下了。大家都说我们这儿空气好,环境好,还有特色的美食,巴适得很哦!”唐易清笑着说。
  南新村的变化,只是成都城乡统筹改革后双流县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一个样本,按照成都市统筹城乡规划,成都正在探索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和有意愿的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向二三产转移。数据统计显示,成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3655元,增长到2010年的802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原来的2.66:1下降到2.54: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国内诸多城市后得出结论:成都市是全国唯一在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遏制,并呈缩小趋势的特大中心城市。
  
  瓦窑村的“开心辞典”:答对问题有肉吃
  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却还没有失去自己作为一个农民应有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
  这是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村民徐敬康最为高兴的事情。61岁的他和伍朝兴一样,也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作为第一批进驻楼房的村民,徐敬康一家三口在2009年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116平方米的大房子,水电煤气、抽水马桶一应俱全,小区配套设施齐全,他们一家和其他村民一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2007年6月,在成都探索城乡一体化而广泛实施三集中和六个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批准成都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向更深远的改革探索。而实验区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农民的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
  提出改革后,在农村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起初人们想法很多,除了一些群众误认为村社干部是变着法儿来搞拆迁外,最普遍的想法是:这么多年来,地是我在种,房子是我在住,村里的人都知道房和地是我的,确不确权、颁不颁证,有啥子要紧?
  “成都提出了三化的理念,就是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围绕这三化我们推进了改革措施,在体制上做相应的探索。从经济市场化来讲,我们希望无论在城乡市场都能发挥作用,但总体来看,城市的市场经济体制法规比较健全,但农村就存在很大矛盾和问题阻碍市场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建立不起来。这些问题中首要的就是农村的财产权利没有理清。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们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明晰农民的各项产权。”成都市统筹委社会处处长刘礼说。
  要让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就必须把改革的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使大家明白确权颁证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在土地和房屋上的合法权益,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事。 为了让大家理解,村干部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做宣传,瓦窑村还搞了一个“开心辞典”,把关于产权制度改革的知识编进一两百道题里,奖品别出心裁,答对问题的村民可以得到一斤猪肉,或者一把挂面。这样的活动搞了两三次,几乎全村的村民都参与了。那段时间,“财产权益、耕保基金、土地流转、市场要素”这些专业的学术词儿,都挂在了瓦窑村村民的嘴巴上。“答对问题有肉吃”,慢慢地从死记硬背就开始理解了。通过努力,瓦窑村三个月就完成了714户居民的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和林地等的确权颁证工作,为群众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耕地保护基金卡和社会保险卡“四证两卡”;对于无法确权到户的道路、沟渠、堰塘、荒山、荒坡集体土地,也采取股份量化到人到户的办法,通过颁发《股权证》的方式确权颁证到户,并以权证作为土地收益的分配依据。
  “过去土地和房子虽然是我的,但没有一个证明,口说无凭。你说是你的,你还要拿个凭证出来,没有凭证就没有把柄,说不上是你的。我们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和房屋,以前没有什么东西能证明,也没有办法变现融资,如今有了这些法定证件,就像吃了定心丸。”徐敬康也是在亲身经历中才逐渐理解了确权带来的好处,他原有的三亩多土地通过“双流县农村产权交易所”,每亩地按每年500公斤大米市值的价格流转给了“玫瑰园”农业项目。按规定,每亩土地按照大米的市值付租金,他家共有3亩3分9的地,一年家里人均流转租金大约有4000元。
  现在除了这笔租金外,每个月徐敬康还会和其他村民到附近的农业园区打工,打理土地。清闲下每个月还能拿到1500元工资,再加上年底土地流转得到的分红,每年的年收入能达到三万元,相较于过去年收入也就4000元的时候,翻了好几倍。有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农村产权流转2.7万宗共21.2亿元,农民纯收入9030元,比上年增长了17%,是2002年的2.6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02年的2.55:1缩小到2.36:1。
  双流县统筹委政策研究服务中心主任牟仕军认为,确权后,通过建立产权流转体系,实现了农村资源向资本的转变,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据了解,从2008年初至今,成都市基本完成了农村产权确权这一巨大工程,共颁发了180万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50多万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并在21个乡镇(涉农街道)的32个村(社区)探索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试点工作。为了有效保护耕地,成都市还成立了耕地保护基金,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将投入26亿元,为有效保护耕地的农户每年分别按基本农田400元/亩、一般耕地300元/亩的标准发放耕保金,也将此与养老保险金挂钩,用于补贴农民个人缴费部分。
  这些做法让农民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普遍意识到好好保护土地也是可以养老的。
  
  “怎么做?”议事会带给农村的变化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精神,再一次激发了兴隆镇瓦窑村群众的改革热情。
  瓦窑村实行“确权颁证”后,最初得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村民们承包年限是30年,这引发了村民新的顾虑,“二轮承包期满之后如果还调整,是不是又要推翻重来?我辛辛苦苦培育的地还能是我的吗?”徐敬康回忆着当时的情形,大家都纷纷提出能不能把“30年”改为“长久”。
  因为“长久”的事情,村民间产生了不少矛盾,除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外,还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土地如何划分、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否也有权利分等,当时村里的干部压力很大,瓦窑村党支部书记唐朝阳表示,到底怎么搞自己心里也没数,村民们不理解的也很多,最后大家都觉得问题还不如由老百姓自己来做主决定。
  瓦窑村村“两委”决定让村里德高望重、懂得政策、办事公道、熟悉村情的人来参与并决定土地确权,以减少纠纷,化解矛盾,成立“议事会”,自己决定未来的发展。全村先选组议事会成员,在组里由有选举权的全体人员无记名投票“海选”,按照得票过半数的多少由高到低,选出5到7个组议事会成员,再在组议事会成员的基础上按照得票数从高到低推举了25名村议事会成员。
  瓦窑村有7个组,200人的组选5个,500人的组选7个,村民议事会有25个成员。议事员完全是义工,不拿工资,但却有着极高的百姓认可度。
  作为一组组长的徐敬康是议事会成员。他说,因为议事员都是群众选出来的,所以都很公道,敢说话,也很尽责,大家把很多疑难问题都翻出来弄清楚。对于把土地承包权改为长久不变的事,经过议事会反复的论证后,2009年5月,瓦窑村60多位村民以按手印的方式,决定他们手中的土地承包权由以前规定的30年不变改为“长久不变”,土地从此实行“生不增、死不减”, 之后不论征用还是流转,都遵循“占谁补谁”的原则,收益不再集体平分而归农户本人,成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最先践行者。
  如今,《决议》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和当年安徽省小岗村18户农民的手印一样,瓦窑村村民的手印成为见证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变迁的珍贵史料。“议事会”的产生,也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一夜成名。
  瓦窑村村民谁也没想到,他们创造的议事会后来会在整个成都铺天盖地般推广开来。尽管议事会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但却让成都的决策者们看到了成效。刘礼认为,成都有的村人口达到8000人,如果仅仅靠村支书和村主任等“两委班子”的几个人来决定村里的事项,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而议事会模式则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人来代表村民的利益,同时,也促进了村两委的和谐工作,转变他们的领导方式。
  因此,村议事会被保留下来,村支部书记作为议事会的召集人,由议事会成员商议村里的大小事务,投票决定,然后由村委会来执行工作,各方联动,互相监督。瓦窑村这个“村两委+议事会”新兴村级治理模式在全成都的乡村得到了广泛推广。
  2008年11月,成都市进一步加长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率先在全国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每个村每年安排20万元资金,而今调整为35万,专门用于包括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业生产服务、社会管理等七个方面的公共服务项目。
  按照新型基层机制,这笔专项资金的使用,完全由村民民主议定、民主监督、民主评议项目。这个月月初,徐敬康刚刚参加完一次全村的议事会,此次议题是关于修建新北路等三条由居民家通向主路的黄泥巴道。
  这三条路涉及的范围包括一组和五组的居民。这一议题去年就有人在议事会上提出过,当时的资金不够修三条路,而一组和五组的人都希望能够先修自己的路,所以一直搁置下来,而这一次终于在全体投票决议后,重新提上了日程。
  “这些钱怎么花、花在哪都是老百姓自己说了算。他们提出要求,我们就拿到议事会来决议,少数服从多数,然后每一笔钱都会公示清楚,保证账目清楚明了。这样的会我们每个月可能要开两三次。”徐敬康说。
  目前,成都2048个村和701个涉农社区已普遍建立这一机制,选举产生村、组两级议事会成员分别达8.6万人、17.2万人。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的最新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农民对村民议事会工作满意度高达95%。
  城乡统筹改革持续了8年之后,成都形成了一个比较明晰的改革规划和路径。在成都的决策者们看来,最初的想法就是城乡应该要缩小差距,方向是促进公平,原则是走一条适合成都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其中,“成都模式”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了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并形成了一项可循环的系统工程。
  按照成都市的规划,到2012年,成都城乡二元结构将全面改变,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也将随之消除。这个承诺是对“人”的承诺,也是对民生建设的承诺。
  
  
  数字成都
 
  101.3万户
  2000年至2010年8月10年期间,成都市通过多种方式共解决101.3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修建和安置住房面积7222.1万m2,政府和社会投人资金1500亿元。
  
  1416万m2
  10年间,成都市通过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东郊惠民工程共解决17.7万户城乡家庭住房困难,安置住房面积1416万m2。改造后人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16 m2,户均住房面积增加了44.7 m2。
  
  28.6 m2
  成都市二十个区(市)县2000年至2010年8月,共完成旧城改造面积1416万m2,搬迁住户20.4万户。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原人均12.6m2提高到人均28.6 m2,超过全国城镇人均住房水平。
  (数据来源:成都市房管局)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12-02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