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11月《小康》
  栏目:国际
一场意料之外的草根运动

★文 /冯薇

  
  
  虽然有褒有贬,但不可否认的是,“占领华尔街”是经济危机时期,美国草根民众发起的一场民意表达运动,反映了民众在金融危机下的挫败感以及对目前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某种反思
  
  9月17日上午,千余名示威者聚集到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即将上演的是他们筹备了两个月的游行示威,而他们的目标,是华尔街。游行被命名为“占领华尔街”,而参加者被称为“占领者”。“占领者”形色各异,把美元当成口罩贴在嘴上的年轻人、抱着宠物狗的退休老人、能说会道的学者、抱着吉他的街头乐手、戴着面具的嬉皮士……男女老少在华尔街附近的祖科第公园安营扎寨,有人还不忘将瑜伽垫带在身上就地练起了瑜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或许对世界而言,2011年实在太多动乱,在见识了希腊围攻国会的疯狂,英国街头暴乱的火光冲天,以及爆发于西班牙、以色列、埃及等国家数不胜数的各种游行示威活动后,“占领华尔街”的到来反倒显得不那么令人震惊。
  但即便如此,“占领美国金融行业心脏”这个“噱头”,还是足够引起轰动。“占领者”以“代表99%的美国人民”自居,声称要讨伐“代表1%”的“在华尔街做着高薪差事”的“有钱人”。但是选择华尔街为攻击目标的“占领华尔街”在9月中下旬的十几天内,始终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一撮“小活动”:不但没有激起“占领”对象华尔街方面的任何回应,与先前大肆报道英国暴乱和西班牙、埃及骚乱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媒体巨头们像商量好了一般,集体选择噤声。直到10月2日,由于示威者占领麦哈顿布鲁克林大桥的汽车道,致使警察与游行队伍发生肢体冲突并逮捕了700人的事件被曝光在网络上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才第一次在头版头条以类似“治安事件”的口吻报道了“占领华尔街”。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世界其他各国的媒体均在第一时间对“占领华尔街”投入了关注。日本《朝日新闻》以《在华尔街对差距说No》为题,阐述了此次游行反对美国“财富不集中”、揭露经济领域“不平等”现象的主旨。香港《亚洲周刊》将“占领者”形容为“一群不满美国贫富悬殊、政客无能、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金融‘肥猫’贪得无厌的男女青年”。随着各国媒体对游行的竞相报道,很多“有趣”的画面展现在公众面前。
  游行者手持的标语“各具特色”,有展板、白纸、棋子、衣服等,有些甚至废物利用写在比萨饼盒子上。标语内容也“五花八门”:有“金融家是骗子”“清理华尔街污垢”的申诉类,有“兄弟,请施舍十亿”的调侃类,有“抗议美洲银行五美分账户管理费”的生活类,也有“占领一切”的癫狂类……而作为“占领者”主要组成部分的年轻人,则更多的是“毕业等于失业”“给我一个工作”的就业类。“占领者”的身份各有不同:《纽约时报》记者科林·莫尼汉写道“边缘政党候选人LaRouche在公园里建立了一个唱诗班演唱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老歌《共和国战歌》,而旁边则是无政府主义者在搭建帐篷”。大有“百家争鸣”之势。
  如果说,起初只有千人参与的“占领华尔街”确实只是星星之火,那么爆发后在全美乃至世界各地却形成了十足的燎原之势。推特、脸谱、YouTube等社交网站的普及,使得“占领华尔街”以最快的速度蔓延至各地,网友们互相转帖通报着事态的最新进展,个性口号、现场照片、高清视频纷纷被“抛”到网上。
  此后,美国其他城市乃至世界各地的追随者相继效仿纽约,发动了当地特色的“占领”活动。10月1日,“占领”之风吹到美西岸名城洛杉矶,参加者携帐篷被褥食品等全套装备,从晚间开始聚集市政厅周围,并打出“占领洛杉矶”的口号。而作为美国电影艺术天堂好莱坞的所在地,洛杉矶的“占领”运动多了几分“文艺味”,开始出现有规模有组织的街头表演。除此之外,芝加哥、旧金山等多地也纷纷爆发“占领”运动。而随后发生的 “占领多伦多”、“占领伦敦”等更是将“占领”之风刮到海外。
  虽然“占领华尔街”已蔓延全球,组织者和支持者甚至将“占领华尔街”比作是“1969年芝加哥反越战游行”的再现,但“占领华尔街”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纲领和固定的口号。大家各喊各的口号,各说各的诉求。23岁的张伯伦是一名来自俄亥俄的厨师,搭便车来到纽约加入游行队伍。他在游行中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表示:美国有数百万人没有工作,但百分之一的人却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张伯伦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占领者”的想法,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从“超前消费”一下子变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举步维艰的生活使他们最终决定走上街头,抒发自己的愤怒。
  正因为参加者“各喊各的口号”,并未提出“明确的抗争焦点”和“特定的政治诉求”而被大多数政治家评价为“空泛的”“缺乏主题的”运动。有媒体质疑:“占领者”到底想占领什么?而抨击美国“糟糕的就业形势”占主流的声音更是被美媒批评为“过多关注自身利益”的狭隘思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鲍勃·西佛的节目《面向国家》中,共和党候选人纽特·金里奇评价游行者愚昧无知、不值一提;同为共和党候选人的赫尔曼·凯恩更指责抗议者大打“受害者”牌,表面抗议金融机构“贪婪”,实则出于对高薪阶层的“嫉妒”。
  比起媒体和政客们的“刻薄”,美国普通民众对游行投去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或许经历了金融危机的美国人,即使尚且拥有一份工作糊口,也多少与游行者有同病相怜之感。加州湾区的格兰特夫妇都在IT行业任职多年,金融危机并未使他们丢掉工作,这次的游行也未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格兰特太太表示了对游行者的同情,称“失业者需要一个途径来宣泄郁闷”。常年生活在西雅图的华人Mavis回答得更加直白——“大家的日子实在不好过,要闹一闹也可以理解”,虽然她因为工作忙“从未想过加入游行队伍”。
  
  幕后推手,众说纷纭
  就像对“占领华尔街”持有质疑、批评、支持,抑或同情等种种不同态度一样,对于“谁是此次游行的幕后黑手”这个问题,公众、媒体也一直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加拿大温哥华一本以“反消费主义”著称的杂志《Adbusters》曾在今年7月策划了一个“号召人们走上大街,声讨日益严重的财富分配不均和银行业有效监管的缺失”的“创意方案”,并把美国宪法日9月17日定为运动起始日。《Adbusters》高级编辑麦可·怀特表示他们最初是在7月中旬将“9月17日占领华尔街”公布,之后就像“滚雪球”般得到了响应。
  事实果真如麦可·怀特所说吗?人们发现,“占领华尔街”起初只不过是由几百名学生为主的年轻人聚集在华尔街周围呐喊口号的小规模游行示威活动, 虽然人数每天会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在一向以“民主自由”自居、大小游行不断的美国,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游行爆发十几天后,情况才发生了质的转变。由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运输工人工会等几大工会的介入,“占领者”在10月5日进行了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参加者突增至上万人。工会多年的“运动经验”使得游行由先前的“松散态”朝着有组织、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如果说麦可·怀特的“《Adbusters》杂志策划论”不值得信服,另外一些“占领华尔街”幕后推手的“大胆猜测”则更是充满戏剧性。比如,英国路透社指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可能直接或间接得到美国十大富豪之一索罗斯的资助”。路透社援引极富争议的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保守派的拉什·利姆鲍尔的话说“索罗斯为这场运动提供了资金”,并声称:有证据表明,索罗斯与“占领华尔街”的发起方之一的《Adbusters》存在财务关联。虽然此消息的准确性有待考证,《Adbusters》和索罗斯方面均公开否定,但据路透社报道,索罗斯确实曾表示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出钱救银行、收购不良贷款做法的不赞成。
  
  
  全球蔓延 “占领华尔街”爆发后以最快的速度蔓延至美国其他城市乃至世界各地,但各地却都有自己的“占领”特点。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示威的内容有所“偏移”和“变味”。在菲律宾,一些示威者明确表示对“反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兴趣。在东京街头,很多人借“占领”抗议政府应对福岛核泄漏危机不力。
 
  政客对手,互相抨击
  虽然“占领华尔街”并未在第一时间获得美媒的青睐,但因发生在美国大选前夕,它仍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了政客们抨击对手的话头。共和党候选人赫尔曼·凯恩给游行扣上了“反美”的大帽子,并叫嚣“占领华尔街”之所以受到工会和相关组织的鼓励和煽动,全是受奥巴马政府“指使”,目的是为了分散美国人对奥巴马“政策失败”的关注,使其能成功获得连任。他的理由是:游行起初是“纯民间”的,工会偏偏在游行爆发10天后才“集体高调介入”,显然是受了什么人的鼓动。但其实,奥巴马政府“失败的金融政策”是游行的主要抨击对象之一。
  面对抨击,奥巴马方面自然也有话说:其指责共和党“与华尔街大银行勾结”并“阻碍就业改革”,将美国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推向了深渊。10月6日,奥巴马在白宫记者会上斥责金融业者不负责任,并表达对示威者的同情。此“顺应民心”的表态被共和党称为“争取选票”的策略。
  无论怎样“顺应民心”,“占领华尔街”这一事实或已证明,能将如此广大的社会阶层的不同诉求“串联到一起”,民众对经济的不满必然是催化剂。
  2009年奥巴马当选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时,曾被受经济危机挫伤的很多美国民众寄予厚望。而奥巴马也用一篇《美国将迎来变革》的煽情就职演说,赚取了无数美国人激动的泪水。然而三年过去,大刀阔斧的金融改革政策并未实现先期许诺给美国人的美好生活,美国的经济反而显得更加脆弱。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4620万。
  
  萧条时代,不满积聚
  有媒体将“占领华尔街”称为“美国式的革命”,但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陶文钊表示将其定义为一场“运动”更为准确。“占领华尔街”或许“松散”、或许“稚嫩”,但它也的确暴露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三年前,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因为不负责任的政策行为酿成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对华尔街的非议和责难就从未平息。在美国普通民众看来,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总统先后动用纳税人缴纳的巨额公共资金对华尔街施加援手,但华尔街却并未投桃报李,而是一方面大量裁员,一方面继续给高管发放高额奖金,同时还反对给富人加税,并使美国政府在8月差点出现债务违约。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占领华尔街”中出现了颇具规模的“社会主义”声浪,反资本主义标语、马克思《资本论》、毛主席像和中国国旗、切·格瓦拉像都相继出现在游行队伍中,有人高喊“美国应该搞社会主义”。这些声浪,至少可视作是美国民众对目前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某种反思。一如英国《独立报》所评论的:“许多美国人现在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社会前进的方向存在根本性错误,并质疑经济体制似乎不再把果实平等地分配给社会广大阶层。”
  至于最终“占领华尔街”对改善美国贫富不均,促成社会财富再分配,甚至开启美国新一轮重大制度变革有多大作用,目前仍属未知。但有些历史事件,是需要时间沉淀方能显示出其意义与价值。或许就像《洛杉矶时报》所期待的,“美国政治的改良大都由社会运动推动,这场‘华尔街运动’能为现在的美国政治带来些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众矢之的华尔街
  被看作美国金融业中枢神经的华尔街,是一条仅500多米的小路。以华尔街为中心形成了美国金融机构的集中地,证券交易所、银行和各大商业巨头林立。
  传统意义上讲,低息吸收存款、高息放贷,这种靠赚取“利差”盈利的方式是商业银行的本质盈利途径。但是“利差”这种传统盈利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使华尔街巨头们餍足,于是金融衍生品被发明。
  所谓金融衍生品,泛指所有利用杠杆原理对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产品进行操作的交易。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十年,银行更多是靠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赚钱。
  比如,金融危机前,一个美国人如果想买房子但收入低于贷款条件要求的时候,银行或贷款公司会推销给他一种特殊的贷款,他只需要支付高一些的利息就能贷到钱住上以他目前收入买不起的好房子。银行为什么这么“好心”?美国房价在2006年之前一直保持连年攀升,银行想,即使这个人违约,收缴房子后依然可以卖个好价钱把钱赚回来;另一方面,银行得到了10万美元资产,如果当时市场上每投1美元赚5美分,这10万投出去能赚5000。银行嫌少,它用10万抵押给别家银行或者贷款机构,借出来200万去投(这时候杠杆率为20倍),同样的投资环境,它一下能赚10万,相当于获得了翻倍赚。而投行们在最疯狂的时候,曾出现过60倍的杠杆率。
  至于此次“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正是华尔街大银行要向消费者收取更高的账户费用,从而转嫁去年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给银行带来的成本负担。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11-03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