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10月《小康》
  栏目:聊斋
远近高低各不同

★文 /云溪子

  
 
  一个人的品行、本质,不因观察者的位置、角度不同而变。只不过人若视之,要受种种限制、影响,欲得真实全貌,非下一番功夫不可
    
  苏轼的《题西林壁》,算得脍炙人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吾上中学时读到这首诗,便十分喜爱。多年反复体味,至今熟记在胸。但是,每每觉得已领会此诗真意,又每每感到认识肤浅,并未深悟。
  在机关做事多年,议论、考核干部,是一件常事。一次,准备提拔一名干部。班子内议论时,批评意见甚多:自以为是,专跟领导唱对台戏,与谁都合不来,遇事不发动群众、自己逞能……可是,从群众中收集到的反映却截然不同:是非清楚,敢说敢做,勇于承担责任,业务能力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同一个人,为何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吾颇不解。后来,有一件事使吾有些开了窍。
  在一个很庄重的场合,领导表扬了吾的一位上司。这位上司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但是,领导大加表场的此君的某些优点,吾辈却认为恰恰是他的短处。是吾辈认识有错,还是领导失察?为了解开这个疑问,吾进行了一段观察和思考。此君对下属,一年四季全是阴天,且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睛;他在单位从来就是一贯正确,大家戏之“最大的缺点是没缺点”;且总把他人当敌人,处处设防,四面出击。可在上级领导面前,却是另一个样:总是四季春风,和颜悦色,谦虚谨慎,毕恭毕敬,心胸坦荡。吾恍然大悟:天下哪有这般蠢人,对下对上一个样!就连自己,自认胸无城府,口无遮拦,敢持己见,语重气粗,不也是对下对上有别吗?跟下属的争执就比跟上司的争执多得多、激烈得多。孰能无别?只有别之大小而已!这大概是一种本能。狼在老虎跟前像条狗,在绵羊面前才真是狼。几近本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些善于伪装之人了。既然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境下表现不同,或者说显示了不同的侧面,那么上级、群众对一个人评价有异甚至完全相左,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经过此事,再回头看看对那位被考核干部的不同评价,就不觉奇怪了:这位干部违反了对上对下应有所不同的规则。敢于发表意见,不管这些意见与他人同与异。这在群众面前是敢说敢言,是非泾渭分明;而在领导面前,未免显得自以为是。若是与领导的意见相左,那就很难摆脱与领导唱对台戏的嫌疑了。至于敢为、敢于承担责任,在群众眼中是个优点,而在领导眼中,则有可能成为逞能、出风头。
  不仅从上、下看人结果有异,内外、亲疏看人,结论也往往不同。不是自吹百擂,同事、朋友,多视吾为长者,好心度人,善意待人,热情帮人,通情达理。虽然谈不上见多识广,却也不是孤陋寡闻;即使称不得多面手,却也工作、生活都可自理。但是,在老伴眼中,却大大不然了:简单粗暴不讲理,争斤夺两不让人,遇事一问三不知,丢三落四太糊涂,这不会来那不行……吾之老伴在外口碑极好,与之相识者称道有加:工作积极认真,办事专一执著,待人心诚意善,处世淑惠娴静。可吾感受却大有不同:认真近乎钻牛角尖,专一到偏执、冥顽不化,善意至不分良莠,娴静得慢慢吞吞。同为一人,里外、亲疏的评价却如此不同!
  不仅上下、里外、亲疏看人评价不同,同一人处于不同位置,人们看来也大异。某君为布衣之时,同志、朋友与之谈笑神侃,或争论得面红耳赤,或开心得捧腹大笑,未觉有何异处。待此君后居高位,有人觉其智商超人,有人赞他记忆力惊人,有人说他胸怀大志,有人感慨其能力不凡……同为一人,几年时光,众人对其评价差异天壤!何也?人变了,还是众人当初不识人?吾以为,材非长也,位高矣!
  这些,使吾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并非山不同,“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所以这儿成岭、那儿成峰,乃因横看、侧视之故也;所以这儿显高,那儿显低,乃因看山之人远近、高低有异也。当然,人与山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异处。对于山,不能说它的哪一面真些,哪一面假些。而人的表现却不然,对上对下、于里于外,有一方面可能真些,另一方面则可能有些假、起码也得打几分折扣。但不管真假,总是人之一面。
  如是说来,岂不是没法“比较真实”地了解、评价一个人了吗?非也!山,是一客观存在,实实在在地立在那里,不因横看者散,不因侧视者聚;不为远看者低,不为近睹者高。山有一个自己本来的样子,人亦近似如此。一个人的品行、本质,不因观察者的位置、角度不同而变。只不过人若视之,要受种种限制、影响,欲得真实全貌,非下一番功夫不可。以吾一管之见:
  其一,知自己立于何处,不以一孔之见概全。看山,自然会有一番观感。然须知自己是在山横面还是在侧面,在高处还是在低处。若在侧面,曰此山侧看成峰,方不失偏颇;若曰此山为一峰,那就失真了。若在高处,一览众山小,曰登高远望此山不过尔尔,不算过分;若曰此山本不过一小丘,那就谬然了。看人亦是如此。对某人产生一个印象,心中做出一番评价,须反视自己立于何处。若己为此人之上司,只能说在上司眼中此人如此这般,切不可以为此人就是这个样。人总是本能地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做上司者更是如此。然不少上司被自己的亲眼所见骗了。做上司时,看某人老老实实,善解人意,敬人听话。待不再做上司时,发现此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此时,昔日上司往往叹曰:人心不古,全变了!其实,常常并非他人变了,而是因为自己的地位变了。处于不同的位置,看见了人不同的一面。如此而已!
  其二,不妨上下左右都看看、听听。既然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仰视、俯视,只能看到山或人的一面,那么,欲识全貌,自然就需左右、前后、上下都看看。记得儿时听老师讲过一事。某日,一人拿出一个搪瓷茶缸放在桌上,问左右之人:茶缸是什么颜色?一边的人答“白的”,另一边的人答“花的”。此人将茶缸转了一个圈,左右之人皆愕然。原来,茶缸的一侧是白色,另一侧是白色上绘着彩花。这大概也是讲的“兼看则全”的道理吧!不过,人受环境、条件、时间等等的限制,往往想“兼视”而无法实现。若如此,起码要尽力“兼听”。听听上下、左右的看法,或稍可弥补己之局限。
  其三,进得去、出得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说与“当局者迷”有异曲同工之效。既如此,欲识庐山真面目,就需从山中出得来,站在山外前后、左右、上下看看。以吾对许多事情、人物的认识而言,自觉是退了休、走出圈子之后,方觉得更为真切。当然,只在山外看,不进山,也是不能得识庐山真面目的。不进山中走走看看,怎知山中林泉之幽、洞峰之奇、小径之妙?进得去,出得来,几可识庐山真面目也。看山如此,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读了几十年,如今想起来,仍然是似懂非懂。
  
  
  只在山外看,不进山,也是不能得识庐山真面目的。不进山中走走看看,怎知山中林泉之幽、洞峰之奇、小径之妙?进得去,出得来,几可识庐山真面目也。看山如此,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10-10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