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09月《小康》
  栏目:聊斋
尺短还是寸长

★文 /云溪子

  
 
  一件事物、一个人,是长是短、是“尺”是“寸”,皆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的长短,可能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长短易位,“尺寸”易位
  
  “尺短寸长”这个成语,早在念中学时就学过了。后来才知道,这个说法源于《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而简缩为“尺短寸长”,则是宋代的事。宋代人卫宗武在为一本诗集写的序言中道:“然昔之能诗者蕃矣,多莫得全美何哉?尺短寸长,要不容强齐耳。”意思是说,人和事,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不可一概而论;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一尺也有显着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着长的时候。此说颇辩证,富有哲理。多年来,吾就是按照书本的教导,这样理解的,而且自以为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已成为常识。可不知从何时起,对自己的理解产生了不满足,甚至产生了一些疑问。
  本来,成语的含义乃约定俗成,是较不得真的。可吾有一个好钻牛角尖的毛病,总不满足上述关于尺短寸长的说法。明知自己的有些想法可能荒谬,但仍然挥之不去。
  “尺短寸长”,那么究竟是尺长还是寸长?当年吾刚到北京上大学时,见许多同学来自大城市,见多识广,穿着入时,气宇轩昂;而自己从穷乡僻壤来,真有点儿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于是自觉形秽,灰溜溜的。同室的一位同学见状,与吾聊了半天,最后说:尺短寸长,不必自悲!细细想来,吾的确也有些长处。虽然个小体弱,但挑挑扛扛,百来斤的东西不在话下,从小惯了;细粮粗粮,端来就能吃个饱;山里的东西,这是什么,那是怎么回事,能说出不少……这些,也许生长在大城市的同学不能。但吾又想,能不能说因为自己的这些长处,就与他们比肩相当了呢?显然不能!为了打消悲观情绪,树立信心,应该看到己的长处;但欲与他人比肩,还必须发挥长处,补上短处,切不可因寸有所长而心安理得甚至陶陶然。虽然尺短寸长,但尺毕竟比寸长!只有直面尺比寸长的事实,又看到寸有所长而不失信心,方为明智之举。吾算不得智者,庆幸的是当年慢慢悟了这个理儿。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待到毕业之时,虽不足尺,却也盈寸。
  吾以为,一个人如此,一支队伍、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又何尚不应如此呢?红军时期,若看不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恐怕就不会有红军,不会有一块块红色根据地。但是,如果不直面当时“尺比寸长”的事实,恐怕就不会有毛主席的一整套战略战术。那些不敢跟反动派刀枪相对者,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人;那些主张攻打大城市,毕其功于一役的人,是不是未得“尺短寸长”之真谛呢?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尺短寸长”就能说得清的。
  窃以为,“尺短寸长”,虽然也告诫强者要看到自己有所短而不能骄傲自满,但主要是用来鼓励弱者的。不能因只见尺长、不见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而丧失信心。因此,多讲些尺短寸长,使弱者树立信心、鼓舞斗志,是完全应该的。但吾同时以为,尺虽有所短,然毕竟是尺;寸虽有所长,但终究是寸。也不能因只知寸有所长、无视尺比寸长的基本事实而盲目自醉。如此方不失偏颇,而得“尺短寸长”之真意。
  不仅是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而且是长短发生了变化。如前所引,词典云:尺短寸长,是说“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一尺也有显着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着长的时候”。这当然是一种权威的解释。但吾以为,这主要是就单一事物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形势下而言的。换句话说,主要是就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的自身比较而言的。例如,万吨巨轮,载重大,抗风浪能力强,在大洋中远航是“尺长”。但若在礁石丛生的浅海、或河湖港汊中航行,那便是“尺有所短了”。反之,小船在大海中航行,由于其抗风浪能力低,稳定性差,那是“寸短”。但到了河湖港汊之中,由于船小好调头,吃水浅,操作灵便,又“寸有所长”了。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吾以为,这只是“尺短寸长”这个成语的一种含义,最多是比较主要的一种含义。
  窃以为“尺短寸长”还有另一种含义:一件事物、一个人,是长是短、是“尺”是“寸”,皆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的长短,可能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长短易位,“尺寸”易位。这话说起来有点绕口,其实生活中的事例是明白易晓的。世界万物,长与短是相比较而言的,没有比较,哪来的长短?在比喻意义上使用的尺和寸,也因此是相对而言的,是可以变化的。就以《水浒传》中李逵在江州遇张顺的故事为例。李逵与张顺,因讨鱼的事撕打起来。在陆地上,张顺哪里是黑旋风的对手,李长张短,也可以说李尺张寸。可到了水里,李逵根本无法与浪里白条匹敌,成了张长李短,张尺李寸。又如,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与日本侵略者相比,敌强我弱,日本帝国主义是“尺”,而我们只是“寸”。这是就全局而言的。到具体的战斗、战役,我们总是集中两倍、甚至几倍于敌的兵力,充分发挥“寸”之所长,与敌作战。就此种具体的局部而言,已经变成了我长敌短,我尺敌寸。
  故吾以为,尺与寸、长与短,相比较而存在,并非一成不变,可依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尺短寸长”告诫强者,长之尺不可高枕无忧,而应因时应势,不断进取,保持优势;勉励弱者,短之寸不必灰心丧气,而应以己之长,创造条件,促成局部的尺寸易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尺”而代之。
  呜呼!今之人,若只知寸有所长,忘了尺长寸短的常识,不见世界之广、他人之高,而抱着那丁点儿长处、成绩沾沾自喜,夜郎自大,做井底之蛙,岂不悲乎!若只见尺长寸短,不知寸有所长,不信尺寸可以易位,而或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岂不痛乎!世人知尺短寸长之说者众,然而可悲、可痛者并不鲜见,何也?欲有所作为之君子,为人做事,不可不察。
  
  
  “尺短寸长”告诫强者,长之尺不可高枕无忧,而应因时应势,不断进取,保持优势;勉励弱者,短之寸不必灰心丧气,而应以己之长,创造条件,促成局部的尺寸易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尺”而代之。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09-02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