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06月《小康》
  栏目:文化
“成人礼”后,如何成人

★文 /《小康》记者 于靖园 长沙报道

  
 
 
 
白血病孩子佘艳的故事让何老师也感动得潸然泪下
 
  湖南卫视成人礼节目,希望向青年人传达“相信”的力量。但愿从节目起步,可以带动中国青年的“成人之礼”,并通过无数青年将其中的价值观传递下去
 
  18岁那年,你写着自己喜欢的诗吗?
  18岁那年,你唱着自己喜欢的歌吗?
  18岁那年,你牵着自己喜欢的人吗?
  ……
  18岁那年,你是如何度过的?
  但18岁,是不该仅有风花雪月的,还应懂得“责任、奋斗、爱”,因为,18岁,已成人。在古老的中国,会为年满18岁的青年举行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成人礼。只是如今,成人礼似乎已淡出国人的视野。
  随着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成人礼这个概念,又被更多人提起。
  “从前,我不相信爱情,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对另一个人好;而现在我相信,爱一个人,其实也是自爱。爱让我们发觉自己原来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凌乱的场地,蒋方舟坐在角落里的一把椅子上,默默念着自己准备的朗诵稿。旁边的工作人员穿梭不息,但没有给已经沉浸在自己世界的蒋方舟带来丝毫影响。
  这是2011年4月30下午,湖南卫视2011成人礼节目录制后台,蒋方舟正着手准备着最后一次彩排,当天晚上8点,节目就要正式开始录制了。而这位清华大学的大三学生,以少年作家出名的蒋方舟,为此次节目准备了一首原创的诗歌《相信爱情》。
  18岁那年,蒋方舟还并不相信爱情,而今,她却希望让全场1000多名18岁的青少年,去相信爱情,相信爱。
  “我非常喜欢这个题目,我愿意讲相信爱情。”蒋方舟说,她身边很多朋友、同学从未谈过恋爱,先学会的却是如何算计,如何才能不吃亏。“我觉得可能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你要相信有美好的东西。就是你在恋爱之前设置的初始状态,应该是美好的状态。”
  蒋方舟所谈的这个相信,并不单单对于爱情这件事物,还有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在她看来,相信本身就是有力量的。“因为现在有太多不相信了,如果连还未经受过真正挫折的18岁孩子都表示对这个世界不相信了,那我们还活什么呢?”蒋方舟希望,里程碑式的成人礼,可以让步入18岁的青少年们在还没有和这个社会交谈的时候,保持最先的相信状态。
  而这,正是2011年湖南卫视成人礼所竭力要表达的主题。
  
  亲爱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台晚会其实主题很鲜明。全部都是相信,相信自己,相信爱情,相信奋斗,相信祖国,相信未来。”湖南卫视成人礼总导演牛嵩峰用已经嘶哑的嗓音向《小康》记者说道,谈起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抱持的不相信态度,牛导演有些激动:“这个世界有丑陋和荒唐,但也有光明和美好。”
  牛嵩峰说,节目组为成人礼最开始构思的主题是善良:“我们最早是相信善良,但后来想不对啊,你相信善良那你相不相信正义,你相信正义那你还相不相信其他。”在牛嵩峰看来,这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而最后则变成了相信。
  当然,除了相信外,湖南卫视成人礼此次传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让18岁的青少年们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被请来担任成人礼证礼人的文化学者胡小伟告诉记者,成人其实就意味着责任与担当。“原来都是被照顾被爱护,而自成人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变得有责任有担当了。”
  胡小伟在成人礼最开场的时候,就向在场的青少年们介绍了被称为“冠礼”的中国古代成人礼。冠礼,即有三顶帽子是成人礼上要加的冠,一顶叫“缁冠”,第二顶叫“皮弁”,第三顶:叫“爵弁”。它们昭示着成年的时刻拥有了更多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要肩负起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而不仅是在中国,国外的许多成人礼也都在着重强调着责任。“比如在太平洋的一个岛国,成人礼仪式就是蹦极,它其实就是在考验你的心理,给你一个信号,你的心理年龄已经成熟了,你成年了,应该变得有责任,有担当了。”胡小伟说。
  对于作为以青少年受众为主体的湖南卫视来说,成人礼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传达青少年成长理念的平台。成人礼,这样一档主旋律的励志节目,在5月4日播出当晚,也一度成为话题的焦点。甚至连湖南卫视副台长张华立也在微博中对这个节目作出了赞扬:“成人礼2011”今晚有些反响,新浪微博一小时话题从第八名跃升至第一名。
  “我们的影响力还不错,因为我们熟悉的观众还是在年轻人。” 牛嵩峰说,但是他表示自己和团队并非希望仅仅在两个小时内就改变年轻观众的人生想法。“我们想做的只是你看节目的两个小时,心里受到触动,这些触动会对你的行动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好。”
  
  “强求”的半小时,“强求”出了成果
  已经操办过湖南卫视两届成人礼的牛嵩峰,在成人礼上付诸了很多心血,他告诉记者,成人礼这个节目最初建立的初衷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80后登上历史舞台,湖南卫视为此很受触动,决定要做一个节目来展现如今的年轻人。“我们偏偏又是一个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电视台。之前我们也做过很多关于青少年成长的节目,比如《变形记》,也是我们新闻团队主要研发的。根据这些基础慢慢演变,最终,出现了成人礼。”牛嵩峰说。
  2009年5月4日,由湖南卫视、《中国青年报》、共青团湖南省委共同打造的青春盛典特别节目“成人礼2009”在湖南卫视播出,深受广大青少年观众好评。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数据显示,“成人礼2009”收视份额为2.53%,在全国卫星频道同时段排名第四,而4岁到44岁间人群的收视份额高达4.24%,同时段排名第一。
  “2009年我们是请名人来给孩子们送礼物,去年是让孩子们写一封信,给十八年后的自己、爱人、孩子,我们将它封存在“时间芯片”中,并会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
  前两年的主题创意都让到场的年轻人真正融入了成人礼这个节目,但是今年如何创新,却让从过年后就开始筹划节目的牛嵩峰耗尽了脑筋。
  “我们希望能有一个什么东西,能让孩子们真正从中得到快乐,我们就在想,年轻人进入18岁他最大的需求其实是渴望友情和爱情。”循着这条线,牛嵩峰和团队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创意点。可是,整整找了两个星期,还未找到。他回忆道:“我记得有一天我们把自己关在房里一直在找,那晚已经讨论到11点半,大家估计又没有成果了,有人说出去吃东西,有人说喝酒。我说不行,再坚持半小时,什么话都不准讲,就讲这个。”
  所幸,牛嵩峰“强求”的半小时,真的“强求”出了成果。“我们想高中毕业肯定会留一个毕业纪念册,那么大家都在上面签名,留联系方式,我们可否尝试这种方法呢?”而就在这时,参与讨论的舞美师突然说道了facebook,问能否做一个现场版的facebook。“我一想可以啊,可以把大家的笑脸印在衣服上,特别是别人的笑脸,学着用微笑拥抱陌生人,这不就是相信么!”
  创意一出,牛嵩峰和整个团队都为此感到振奋。更让牛嵩峰感到欣慰的是,他在现场节目结束后看到,不少同学都交换着印有“微笑”头像的衣服,并且,相互交换了电话,做了朋友。
  
  以他们接受的方式,灌输最主流的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团队都很辛苦,大家都进入了一种创作状态,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让牛嵩峰更觉骄傲的是,他们此次团队的阵容超级豪华,除了牛嵩峰带领的新闻中心外,还有宋点团队和陈汝涵团队都参与了进来。“我们好奢侈,张丹丹的文稿撰稿人是梁台长,有三个晚上,7点到12点,他和我,张丹丹,胡顺江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文稿,看哪句话表现得更完整,哪句话更加有意义。”
  或许,这就是新闻人所具有的对文字、对理想的执著。那么,这支新闻团队是否又能与节目中的文艺团队契合呢?
  “把新闻元素植入文艺,把文艺植入新闻,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牛嵩峰对这种合作给予了肯定,他甚至认为,相对于新闻赤裸裸地直接跟社会对话,文艺包装则要跟社会暗通心曲,两者结合更震撼人心。
  但是,在湖南卫视一直所纠结的“高端娱乐化,娱乐高端化”中,身为新闻中心副主任的牛嵩峰也有自己的烦恼:“我们请演艺嘉宾不困难,但是请非演艺嘉宾就很困难。”比如这次成人礼本来想请到现场的邓亚萍、钟南山、根叔等,都未能如愿。“他们习惯跟新闻界打交道,不习惯跟这么喧嚣的晚会打交道。”
  无奈之余,牛嵩峰发出内心的感慨:“在这个体系之外的人是很难理解湖南卫视的传达方式的,但是,我们无非是想用最能让孩子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这个社会最主流的价值观。”
  “我们希望在某些环节能让大人们想起自己的18岁,在看孩子们闹腾的时候,在看我们表达的东西的时候,想起自己的18岁。这是很温暖的事情。”牛嵩峰说道。
  2011年5月4日晚,很少看电视的蒋方舟认认真真地把自己参与录制的湖南卫视2011成人礼看完了,节目的最后,在“十八而志,青春万岁!”的口号响彻下,一首动人的《我相信》从荧幕里上千名学生的口中飘出,荧幕外,蒋方舟轻轻和着熟悉的旋律。
  她说,那一刻,她想起了主持人张丹丹说的那句话——亲爱的,相信相信的力量。那一刻,这个已经22岁的大女生,仿佛回到了四年前,把那份相信重新还给了自己。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06-02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