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03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人物
周鸿祎:360求生记

★文 /《小康•财智》记者 黄君发

  
 
  周鸿祎清楚地认识到,即便不考虑主观意愿,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形成,并且都有封闭化运行的趋势之后,作为360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
 
  虽然已经过去数月,但是发生于去年11月份的那场惊天动地的3Q大战的余温并未完全褪去。不说别的,从络绎不绝地要求采访周鸿祎的媒体的热情就能看出一二。
  显然,作为企业家,周鸿祎目前所拥有的名气和影响力显然与360的地位很不相称。到2010年,360的营收也刚刚过亿,而这并不算什么难事。
  如果亲身到过周鸿祎的办公室,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家典型的创业型企业家的办公室:只有一排沙发,一个书柜。严格地说,周那不大的办公室应该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来放别的大件,以至于周鸿祎钟爱的传说中300万元人民币买来的大音响和真人CS枪械和靶子都只能放到隔壁的房间。
 
  打仗只是为了生存
  周鸿祎自己也认为,360其实只是一家小互联网公司。有意思的是,正是这家小互联网公司,却与中国最大、全球市值第三的大互联网公司腾讯掀起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一场纷争,而且还没有吃多少亏——至少外界是这么认为。
  正因为如此,在外界看来,过去的这场3Q大战显然是周鸿祎蓄意制造并一手策划的:从公开曝QQ泄露用户隐私,到推出隐私保护器,直至QQ保镖,是在占领制高点的同时,一步一步逼腾讯做出那个“最艰难的决定”。
  可以想象得到,对这一说法,周鸿祎会嗤之以鼻。周对记者说的是,当时谁也不可能想到腾讯会出这一手。而当时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见招拆招:遇到不平就要吼,你骂我,我回骂你;你打我,我回打你。
  “如果当时不做太针对性的事情,太过于激进,也可能不会激怒对手。如果QQ保镖当初只是保护QQ用户不被盗号,而不是去过滤QQ的广告,也许进展就不会有现在这么激烈。”周鸿祎事后对记者反思说。
  事实上,不会有企业敢去主动招惹腾讯,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它太强大了。由于具有强大的粘性,如果需要,它可以在一夜之间,在数十亿用户推广新的业务,或是在用户电脑上装上另外一款竞争性的软件。
  有人调侃说,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人一定有三座大山无法回避:生、死、腾讯。这一次,轮到了周鸿祎做选择。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选择的题目,对周鸿祎也是如此。“腾讯觉得360发展太快,认为对它造成了威胁,想做一个类似的产品把360从用户的电脑里挤出去。”与绝大多数创业者忍气吞声不同,周鸿祎最终选择了迎战,虽然是“被迫”。
  “从始至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我只是不想被对方挤出去。”周鸿祎自信自己的360软件比QQ的好,也不应该这样被挤出去,“到今天,我敢负责任地说,除了界面相似外,对方的软件和360在安全功能上完全是不能比。”
 
  3Q与道德无关
  要知道,在开战之前,腾讯一直是周鸿祎随时挂在嘴边的标杆。没想到有一天“学生”竟然和“老师”动起了手来。这也让周鸿祎反思了起来。
  周鸿祎得出的结论是,3Q之战并不太牵扯到公司的道德问题,不能说是因为国内互联网巨头品行不端,更多的是发展路径问题,是中国互联网一元化价值观下的产物,“是因为土壤所致,大环境如此。”
  周鸿祎说,像已经成长起来的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把自己放到神坛之后,就比较害怕失败。业务模式上,这几年并没有像国外巨头公司那样创造新的市场和体系那样的大格局,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凶猛,但商业模式上实际上是追随战略,卡位战略,阻止小公司长大的防御策略,“看别人干的差不多了,我觉得做得可以就切入,提防别的企业切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虽然比较稳健,效果很凶狠,但周鸿祎认为,这只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市场策略。
  国内的一些创业公司也不喜欢创新,他们做的更多的则是去COPY一些在美国证明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最终造成了中国的大小企业都集中在一些已经证明了比较成功的领域厮杀。
  “结果整个行业形成了大公司抄小公司,小公司抄大公司,大小公司相互抄袭的怪现象,不打得不可开交才怪。”周鸿祎调侃说。
  这种竞争环境显然对中小企业不利。按照周鸿祎的说法,互联网巨头如果不用外向型思维去扩展新市场,而是在已有的格局里和创业公司争食,创业公司显然不是对手。
  比如说,美国出现了一个很流行的叫做kik的手机软件,引发米聊等几家国内企业的跟风。由于获得风投的较高估值,结果引来了腾讯的关注。“腾讯一做,很可能别的企业就只能出局。”周鸿祎无奈地说。
  360的遭遇也大抵如此。周鸿祎说,“事实上,马化腾自己也说过,他没有安全感,担心360做IM和他竞争。”
  因此,周鸿祎清楚地认识到,即便不考虑主观意愿,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形成,并且都有封闭化运行的趋势之后,作为360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
  周鸿祎期望,通过3Q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有了这样一个先例,我相信所有人,无论你多么强大,都没有权力去要挟用户、绑架用户再去做所谓‘艰难的决定’;其次,让网民开始了觉醒。3Q让网民意识到,一旦形成垄断,如果没有制衡的力量,那么企业就很有可能无视用户需求为所欲为,最后会走向邪恶。”
  “即便腾讯这么强大,也都可能会遭受到来自媒体的指责,来自用户的反对。除了有钱,还必须要受人尊重。”周鸿祎说,“3Q大战确实很大,足以写进互联网历史,但是我更希望它能够改变历史,让开放和创新成为主流。”
  “小马哥要是真开放,我真的很支持,360甚至愿意与腾讯进行合作。”不过周鸿祎认为,目前看,腾讯似乎还没有跳出3Q大战的格局,仍旧为此耿耿于怀。
 
  也不想有口水
  改变互联网惯有的思维模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依托于3Q之战,无论是支持还是谩骂,周鸿祎和360的人气却是在实实在在地一夜之间得到了极大提升。
  藉此,不少评论认为3Q是周鸿祎一手导演的好戏,甚至认为周鸿祎本身就是靠打口水战炒作起来的。事实上,持这一论调的人并不在少数。纵观周鸿祎和360的成长历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口水、官司以及个人恩怨,和他掐过架的既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也有瑞星、金山、卡巴斯基这样的同行,可谓乐此不疲。在这过程中,“流氓软件之父”、“红衣大炮”等等各种称谓不时地戴在周鸿祎的头上。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口水战?”面对记者的提问,周鸿祎说其实他自己也很困惑,“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吧。”
  周鸿祎说他是一个比较自我、口无遮拦的人,从小喜欢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主意,想做一些自己想做又不和别人一样的事情,“和现有规则格格不入,一心想打破现有规则。”
  在美国硅谷,像周鸿祎这样的Bad Boy很多,甲骨文总裁拉里·埃里森和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即是,业内对此也见怪不怪。不过,周鸿祎认为,在中国,这种性格的人很难被主流社会所认同,会被认为不是一个乖孩子,绝大多数人都有很强的从众心理,看别人在做什么,尽量去做稳妥的事情,“一个小公司哪儿敢去颠覆一个行业,能挣碗饭吃,能糊口就不错了。”
  正因为如此,360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捣乱者,一个惹是生非的搅局者。“这些都是很负面的评价。”周鸿祎说。
  另一方面,360口水不断可能与其所在的安全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也有关。要查杀木马和卸载灰色软件,必然涉及到很多人和公司的巨额利益;通过免费方式进入杀毒市场,彻底颠覆了原有的收费模式的同时,基本上也等于革了传统杀毒厂商的命。
  “你断了人家的财路,人家一定会有很多办法来阻止你,或是抹黑,或是口水战,如果知道微点案的话,你就会知道,中国的杀毒行业是一个水特别深的行业。”周鸿祎由此认为,口水是“创新过程中不得不承担的一个代价”。
  周鸿祎告诉记者,360其实很少主动挑起战争,因为“没有和谁有那么大的仇恨”。当然,周鸿祎也不否认口水战为自己和360带来的人气。但他认为,外界只看到了事情的一方面,核心还在于用户需求上,因为如果刻意制造事件去炒作,而不是做好产品,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往往只能是一阵风。
  “前段时间小月月很流行,但是到今天又有多少人会提及,如果市场上有小月月牌内裤,又会有几个人去买?因为她虽然人气高,但是本身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周鸿祎认为,360到今天之所以还能存在,而且还能往前走,恰恰是因为得罪了很多的旧有利益体,从而给用户创造了更多价值。
  “如果不以用户为导向,无论是资源还是财力都很悬殊的小公司根本没法和大公司进行竞争。”周鸿祎周鸿祎告诉记者。
 
  要生存,就要更开放
  不得不说的是,3Q之后,360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比过去更好。除了亦步亦趋紧随其后的金山网络,腾讯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大了其在安全领域的布局。在不得不继续和腾讯明争暗斗的同时,360还必须防备另一个对手百度。2月份,百度也宣布进入安全领域,推出了百度电脑管家。
  不说金山、不说百度,腾讯的威力周鸿祎显然清楚。面对对手们的围追堵截,周鸿祎说他很清楚,360要想生存,就必须得和别人不一样:人家要垄断,你就得创新;人家要封闭,你就要开放。
  “虽然不会和别的公司一样把开放的标签贴在额头上,但360会和很多的互联网公司有合作。” 周鸿祎告诉记者,通过开放战略,360会把用户与合作伙伴共享,让用户通过360的平台选择更多的网络服务。
  事实上,作为重要盈利模式之一,这些事情360其实一直在做。除了核心的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360还有安全浏览器、安全网址导航站、网络游戏联合运营以及类似于apple store的软件管家等等,通过这些出口,360可以把其数以亿计的用户转化成流量带给合作伙伴,并从中获益。
  如果说过去更多是盈利解读出发的话,或许今后360的开放策略更多是出于自保考虑。周鸿祎清楚,用户对于360平台的粘性越大,360就越安全,越不容易倒下。
  如何增加用户粘性?更多地扩展用户喜欢的应用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今年以来周鸿祎和360的一系列举动:杀入时下最为热门的团购领域,推出了360团购导航;开发了被称为桌面版apple store的360安全桌面软件。
  周鸿祎的聪明之处在于,无论是团购还是做安全桌面,他的思路都是整合——在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做好用户体验的同时,整合更多的资源。在用庞大的用户群体吸引合作伙伴的同时,更广泛地应用也更好地满足了更多用户的需求。如此一来,用户、合作伙伴与360不知不觉紧密结成了战略同盟。
  为了强化用户粘性,周鸿祎选择应用时只看一条:“以用户需求为标准,80%的服务即便是免费也要放到上面。”
  “现在就比谁更开放,谁更忘我。”周鸿祎说,“只要开放,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和你的合作伙伴一起在战斗,在开拓。”
 
 
  《小康·财智》:3Q后,你一直在谈开放,谈创新,那你如何看待国内现在的互联网环境?
  周鸿祎:我最近一直在做一个思考,美国互联网每五年有一次变化,每十年换代一次。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仍然还是李彦宏、马化腾、丁磊、张朝阳等老人,新人几乎很少,已经表现出了未老先衰的迹象。
  为什么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反思到最后,是文化问题。我们的文化是崇尚成功者,看不起失败者。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大小企业都集中在一些已经证明了比较成功的领域厮杀,结果整个行业形成了大公司抄小公司,小公司抄大公司,大小公司相互抄袭的怪现象。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差距除了文化,还有商业伦理和价值观。有些互联网公司虽然市值很高很有钱,但是心智和头脑跟美国大公司比,还很幼稚,还处于早期的原始积累阶段,没法输出价值观。美国公司 google、apple之所以受人尊重,更多是因为有其价值观。
  事实上,百度、腾讯等好不容易市值排到全世界前几名了,而且背靠着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按道理应该做点比较独特的事情,去做一些创新的尝试,去创造新的市场。而且,越是大公司,越是经得起失败。
  《小康·财智》:我们都知道,你一直在鼓吹你的颠覆式创新,那么颠覆式创新的门槛有多高? 360不担心对手的模仿吗?
  周鸿祎:颠覆式创新都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都是漫长时间持续的微创新的结果。微创新的门槛可以说很高,也可以说不高。
  说不高,我认为只要你持续关注用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产品经理。
  高在哪儿?第一,如果企业不能真正建立关注用户,以用户利益至上的原则,抄袭都抄不像。它比的是谁更关心用户,而不是天天关注对手。第二,微创新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微创新,不怕失败。微创新要放弃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集小胜成大胜。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修正就可能改变用户。
  我并不担心别人模仿,我今年1000人,明年可能是2000人。2000人可能只是腾讯人数的十分之一。但是我只做网络安全这一件事。我相信中国没有别的公司愿意花更多的人力做这个。
  《小康·财智》:如何看待金山(指金山网络,下同)与腾讯和百度这两家大佬在安全领域的结盟?对360有什么影响?
  周鸿祎:腾讯和金山的结盟各取所需。腾讯早就投资了金山,金山已经演变成为了腾讯的一个打手。可能腾讯觉得他那么大一公司和360这样的创业公司打起来,难免让人觉得有以大欺小之嫌,而且也不太愿意卷入到打烂仗的漩涡之中,很多做法就通过金山来完成了。
  金山虽然作为老牌杀毒厂商之一,但是市场份额只有几个百分点,除了将来被大公司收购,可能也没有别的出路,因此也乐意充当腾讯的打手,过两天就发布一个声明骂我们一下,久了大家都审美疲劳了。
  我觉得金山现在不是天天琢磨用户怎么想,而是琢磨业界大佬怎么想。这次拉百度下水,估计更多是为了抬高身价,卖个好价钱。事实上,百度更应该关注社区,而不是客户端。
  《小康·财智》:免费模式后,360的盈利模式也很受业内关注。
  周鸿祎:目前360的主要营收还是通过360浏览器、联合运营网游以及安全网址站等实现。
  帮帮堂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个增值业务,也是对360现有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补充。软件再智能,也比不过人工。有些年龄大的,或者小白用户,就是装上了杀软,也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打印机打印不了。90%的人可能都不需要。
  帮帮堂的业务增长很快,但是现在具体数据还不方便说。不过,我想说的是,在商业模式很成熟的情况下,知道是什么业务有多少的用户,是可以算出来。但是创新很多时候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业务、新的需求,你真的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用户。这个时候你只要确认服务有人需要,慢慢做好用户体验就好。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03-18


2011年01月(《小康▪财智》)


2011年02月(《小康▪财智》)


2011年03月(《小康▪财智》)


2011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