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4月《小康》
  栏目:文化
王蒙:与老子庄子三重唱

★文 /本刊记者 苏枫

  相隔两千年的时光,作家王蒙和老子、庄子三重唱了,他们的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政治经验、情感经验彼此验证与补充着
  19岁时,王蒙写出激情洋溢的小说《青春万岁》。
  75岁时,他开始体会《老子的帮助》和《庄子的享受》,以老辣文笔来总结他丰富一生的起伏、得失和成败。
  中间相隔的半个世纪里,他当了八年共青团干部,二十年右派,十年的中央委员和三年多的文化部长。“部长作家”是他的独特标识。
  《王蒙自传》出版时,王蒙袒露创作初衷说这是在细说自己在历史中扮演过的种种角色。他觉得发行方在这本自传的封底上所写的一句话很好:一个人的国家日记和一个国家的个人记忆。
  法国《解放报》曾经请世界各国的作家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写作。老作家巴金和丁玲的回答,都是把写作跟拯救和唤醒民众脱离黑暗的现实作为写作的理由。而王蒙的回答是:因为生命短促而美丽。“当时还有一句没有说的话是:再不写的话,什么都留不下了。”时隔多年后,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他说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没有变化。
  青年人有利齿,但要积攒更多花生豆
  多年来未变的,还有王蒙在各个时代,总能最先表现出对文学新生力量的接纳和积极态度。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王朔、王小波,和这个年代里的韩寒、郭敬明。2004年,一个网名叫“忽如远行客”的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写了一本《误读红楼》,对作者一无所知的王蒙欣然写了一篇热情甚至惊喜的评论:青春与时尚的《误读红楼》,其间的“误读”“颇有大气,不拘一格,振聋发聩,言前人所未言,堪称启人心智,动人心魄”。
  “我承认多样性,有的我不一定特别欣赏,但我承认他的存在。我不会因为个人不喜欢、不习惯就轻易否定别人。”王蒙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说法来描述两代人的差别:“年轻人满嘴都是牙,但花生豆不多,老年人花生豆多了,但是牙不好。我欣赏青年人的利齿,并希望他们积攒更多的花生豆。”
  2009年11月,王蒙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一句“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在网上招致了一边倒的抨击。实际上,与大众的理解不同的是,王蒙所说的“最好”,是指作家的生存环境和写作环境。在这个语境和背景下,对于一个当了二十年右派、十年的中央委员和三年多的文化部长的作家来说,他的结论自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4-16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