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12月《小康》
  栏目:往事
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乡

★文 /本刊记者 管方

  二战后,数以千计的日本孤儿被遗弃在中国,对于与苦难纠缠半个多世纪的他们而言,身份成为他们一生的惶惑 
  “我来接你们了,大家跟我进去吧。” 在中南海紫光阁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已等候在那里。这让第一个从大巴车上走下来的池田澄江倍感意外,瞬间老泪纵横,对她及她身后几十名老人而言,这种亲近感觉已经暌别多年。
  这是11月11日,由50余名老人组成的日本遗孤访问团到中南海做客。访问团成员平均年龄近70岁,最小的也有65岁,全部说着口音不一的东北话,如果不特别说明,人们不会想到他们的国籍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老人们的确切身份,是二战结束后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他们被中国养父母抚育成人,又陆续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返回自己的祖国寻亲。中国和日本,在这些老人的生命中,注定成为不断纠葛又无法厘清的两块故土。
  “我们一直夹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生活,我们的生命轨迹被历史所规划,这么多年无法找到精神归属和身份认同。温家宝的接见,算是对我们身份的一个最终认定吧,我觉得这样很圆满。”中国名字叫做张喜玲的中井玲子说。
  避难中成孤儿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居住在东北土地上的160多万日本侨民开始紧急撤离。侨民以军政人员、工商人士和开拓团民为主,而开拓团民又以老弱妇孺居多。当时日本关东军已战败,日本政府放弃了对这些移民中国的本国公民的保护义务,百万逃难大军拖家带口,昼伏夜出,从东北内陆地区向沿海港口城市跋涉。这段惨烈行程,我们可以从严歌苓的小说《小姨多鹤》里得以管窥:出发时160多万人,最终到达目的港口时,遗落了17万人,“每天出发时,逃难的队伍都比前一天短一些,但人们都不去打听。”
  迁徙的过程漫长又艰辛,从1945年8月到1946年2月,历时整整半年,包括东北那令人恐惧的严冬。如今,这个过程在遗孤们的口中,被称作“避难”。
  1945年,池田澄江才一岁多一点,避难开始后,母亲带走了两个大一些的女儿,被迫放弃了有可能挨不过一路饥寒的池田。回到日本后,她从两个姐姐口中重温了这段艰辛:在逃难路上,母亲每见到一个中国人就求他们收留我,走了很久,直到碰见一个姓李的木匠,他看我母亲实在太可怜,说他有一个朋友没有孩子,答应我妈妈会把我安置好。分别时,妈妈和姐姐们刻意记下了李木匠的住址,希望有一天可以回来找我。不久,李木匠把我送给了一户没有子女的徐姓夫妻,我也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徐明。
  当时收养日本遗孤的中国家庭,主要有两类:自己没孩子的年轻夫妇,有孩子但渴望得到一个男孩的家庭。如今居住在日本鹿儿岛的鬼建一郎今年已经69岁。1945年8月,5岁的他同母亲及两个弟弟一起逃难,“最初我们还有汽车坐,行李堆在车上,后来遇见了苏联人,他们缴了车,我们就徒步跑。不久,我那还不到两岁的小弟弟病死了,我母亲带着我们哥俩四处讨饭,到第二年2月份,母亲也病故了。我那时已经记事,知道自己被一户中国人家收养,他们有女儿,没有儿子。我不知道我弟弟的下落,也许被收养了,但更多可能是死了。”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12-10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