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11月《小康▪财智》
  栏目:理财
四问一对多专户理财

★文 /《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如果说传统公募基金是公交汽车,那么,“一对多”专户就是出租车。但是,你对出租车又了解多少呢?
  经过两个月的实战,投资者的情绪趋于平静,对“一对多”专户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一问:不是百万富翁也能买?
  “王阿姨,前几天您不是想买‘一对多’,又怕钱不够嘛,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现在不用100万元,50万元就能买了。”某位银行客户经理这样告诉王女士。王女士纳闷了,不是规定“一对多”产品的资金门槛为100万元吗,怎么现在50万元就可以买了呢?
  “现在形势变了,之前想买买不到,现在想卖卖不出去。”一位基金公司专户部人士称。据了解,与第一批产品“一日告罄”、“提前结束”火爆场面相比,目前在售的“一对多”专户可谓冷清了很多。前期“一对多”产品规模一般在3亿至4亿元,而近期成立的产品规模大多只有1亿元左右,甚至有款基金公司与券商合作的“一对多”产品因未能达到5000万元的募集底线被迫取消。
  虽然100万元的资金门槛看起来不高,但是能够拿出这笔钱单独投资一种理财产品的客户,他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至少不会低于300万元,或者更高,再加上房产、汽车等,其家庭总资产应该相当可观。目前,在中国这样的高端客户数量相当有限。再加上前段时间,密集推出的“一对多”产品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存量客户,如今基金公司的募集压力很大,不得不变相降低门槛。
  “其实,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常见的,以前私募基金就这样做过。”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焦媛媛对《小康·财智》记者说。按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向符合条件的特定客户销售资产管理计划。而可以明确进行量化的特定客户标准只有一个:100万元,对资金的背景、性质等无从辨别。市场潜规则是:法无禁止即可行。
  二问:怎么保证收益?
  在某支“一对多”专户理财推介会上,一位准备购买产品的张先生表示,“没有仓位限制,在股市看跌时,保持空仓;在看涨时,保持满仓,稳赚不赔。我看好它。”另外,基金公司进行“一对多”专户管理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是业绩提成,人们由此引申认为,基金公司肯定会用心做,收益更有保障。但是,“一对多”的收益一定会高于其他公募基金吗?它用什么保证收益?
  业内人士称,过去的投资经验证明灵活配置确实能够带来福音,但也是对投资经理的一大挑战,能不能在投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收益,能不能真正做到,还要靠事实说话。10月中旬,业内曾爆出某大型基金公司一对一专户业务出现亏损客户要求解约的消息,业内人士普遍反映,“如果连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在专户业务上都会出现业绩问题,如今市面上这么多的‘一对多’产品又怎么能保证收益一定高于公募基金呢?3-5个月后,当第一批“一对多”产品业绩应当有所表现时,肯定又要热闹一阵子了。”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为高业绩预期打起预防针。
  另外,“一对多”专户的绝对收益更多的体现在对于风险的管理上,只要投资于股票市场,就无法保证不亏。“宁可少赚,也不愿做错。”已成业内共识,多位专户理财人士表示,在机会不确定的时候,一定选择放弃。除了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区别外,“一对多”专户的投资范围也非常广泛,既可投资股票、债券等,也可发行结构性产品、QDII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证券品种,投资多样化、分散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
  三问:投资团队真的强大?
  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银行相关人士,在向投资者介绍一款“一对多”产品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该产品是由某某担任投资经理,他的投资经验如何丰富,投资能力多么的强。作为公募推出的“私募基金”,“一对多”专户的投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为了顺利推进这项新业务,各大基金公司也极尽所能地为其配备较为精良的管理团队,但是这些精兵强将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11-17


2009年01月(《小康▪财智》)


2009年02月(《小康▪财智》)


2009年03月(《小康▪财智》)


2009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