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08月《小康》
  栏目:封面故事
温州人的义利江湖

★文 /本刊记者 张旭

     过去的三十年里,“有知识”的温州人凭着硬实力赢得了先机;
  未来三十年或更久,“没文化”的温州人想在倚重软实力的时代游刃有余,就要把接班人培养成市场经济中的“正规军”
  “温州人管理企业真的不怎么样,但他们很会合作,很会赚钱。温州人很讲契约,很讲诚信,但他们不会把这些写到法律上去。”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洪振宁如此解构“温州模式”的文化内涵。他将温州模式”文化内涵中的矛盾归结为“新文化和老文化的冲突”。换句话说,被公认为中国最具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温州人,其实很江湖。
  然而在温州人近三十年的发迹史中,他们的市场思维和江湖行为似乎从来都是并行不悖的,这大概就是费孝通先生认为温州经济模式“富有东方色彩”的理由,但这注定是温州人总要比其他人面对更多褒贬的原因。
  市场导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前,温州的全部历史几乎都在记录贫瘠。南宋年间,一位温州太守曾经说过,温州人一年的收成只相当于湖州人一年上缴的赋税,而温州人一年上缴的赋税,只够湖州人吃一顿稀饭。
  耕地资源稀缺和频发的自然灾害是温州穷困的主要原因,长期的穷困则为温州人造就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重利事功观念。早在南宋时期,以温州本土哲学家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便提出了“不以义抑利”的观点,而这样的观点,与其说是哲人的独立思辨,倒不如说是对永嘉民意的概括总结。
  当代温州人几乎集体承袭了永嘉遗风,所以在今日温州人的履历中,“经商”是一个出现几率很高的关键词,而为了赚钱,温州人个个肯于吃苦、敢于冒险且甘于小利。
  改革开放之初,十万温州人拎着各式小商品在全国跑市场的故事,如今已被理论界视为温州经济模式的成功经验之一。有专家说,那些推销员是促成温州经济崛起的第一批能人。
  事实上,温州人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早的一批冒险家。一个温州人这样对《小康》讲述他的“发家史”:他曾经穷得一文不名,但是现在已经靠倒房赚得身家千万。他的办法是,用借来的5万元向房主交上定金,并承诺一月内全额付款,随后每平方米加价1000元立即向外出售。在付款期限到来之前,他已经成功地将房卖出并获得了十几万元的差价,继而便是投机与财富积累的循环。
  温州人经商从来不嫌利小。一位经营打火机配件企业的温州商人说,他的工厂只生产打火机中的弹簧和滑轮,产品的利润薄到“一毛钱卖给你好几个”。但就凭着如此微利的产品,他已经赚得了几亿元。“能卖钱的东西我就做,不管赚多赚少”,温州人如此积累财富,温州因此中小企业遍布。

 
编辑:翎翾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07-31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