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06月《小康》
  栏目:社会
心理援建持久战

★文 /《小康》记者 孙晓青

  灾区的心灵重建工作紧迫而漫长。在今后漫长的援建时间里,专业与耐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这是一场持久的拯救心灵的战役。
  当“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过去之后,媒体的轰炸式集中报道以及公众的关注也将告一段落,一切都将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然而,心理援建的工作却依然漫长而持久。专业与耐性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聚源中学的特别班会
  2009年5月8日,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学生们又迎来了一次特别的班会。在邻近“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心理医生陈婷和队里的心理工作者决定这次心理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展开,希望这些孩子们可以“记住过去,感悟成长。”
  在去年的地震中,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二、初三两个年级的教室全部垮塌,死伤人数众多,幸存下来的老师和同学,目击了整个地震逃亡过程的惨烈,一直难以释怀。从2008年5月19日开始,一年来,陈婷所在的心理救援队不间断地为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师生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援助,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创伤期。地震发生后,曾经有很多人像陈婷他们一样奋战在灾区一线为灾民提供心理援助,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不是所有心理援建者都能像她这样坚持下来。
  而这一年的工作下来,陈婷发现,确实是问题叠着问题。“灾区的心灵更需重建”这早已成为每一个心理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5月8日这一天,陈婷决定用《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一年来的变化和感悟。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整个班会的气氛一直都很积极,一些学生不再封闭自己,愿意站出来回忆那段痛苦的经历。“有积极的变化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陈婷感慨地说。
  去年10月份,陈婷的团队在学校里进行了灾后5个月的心理问题筛查,结果显示,存在抑郁、焦虑情绪、行为问题和应激反应的学生474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31.66%;其中有200人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占筛查出的学生人数的42.19%;筛查老师90余人,有效问卷45份,结果显示有13位老师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占有效问卷的28.88%,存在创伤后心理障碍的10人,占有效问卷的22.22%。
  “针对问题我们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心理援助工作,我们每周都会来学校做心理辅导。”陈婷说,最近他们又进行了灾后一年的筛查,虽然结果还没出来,但预计比之前要好。
  当然,仍有大部分师生从伤害中走不出来。
  一些学生依然选择沉默,陈婷习惯用写纸条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这一年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遗憾。遗憾的是在去年的灾难面前,我没有顾及到我的好朋友和同学,我感到非常惭愧内疚。”班会上,王林(化名)的纸条引起了陈婷的注意。
  王林在那场灾难中完好无损地逃生出来了。那时候,逃生本能促使她来不及多想就往外冲,跨过了摔倒同学的头顶。直到现在,每每想到那一幕她仍然心中隐隐作痛,“我没办法摆脱负罪感,我应该救她的。”王林一直为此十分内疚。在地震中,王林班上一共有14名学生没能逃生。
  “其实这种心理很多孩子都有,并不是单一现象。幸运的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比较容易接受心理辅助的干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有明显好转。但必须指出,心理疏导工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陈婷说。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06-12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