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03月《小康》
  栏目:聊斋
孙权的军事神话与后患

★文 /陈抗行

  孙氏家族固然受制于地方豪门,难以全控整体资源,但孙皓的“倒行逆施”,更是将执政基础完完全全推向反面:吴国的灭亡没有多少悬念,或许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过于顺利,往往意味着后患无穷——传统中国历史上,组织扩张,结构治理中的无数例子,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结论。从心理学上推究缘由,大致在于家国天下的治理模式,诱导组织管理者崇尚威权的自我,而不擅长与人分权。
  三国时期,孙氏家族在江东的崛起,恰恰沿着上述模式进行,而其中的关键是孙策创造的一个军事神话:自从父亲孙坚战死沙场之后,部曲尽为淮河流域的军阀袁术所夺,孙策也只好寄人篱下。后袁术与江东的刘繇交战,战果不佳,孙策借口助阵。袁术的吝啬是著名的,不好当面回绝,就敷衍了一下:帮孙策弄了一个折冲校尉,代理殓寇将军的职位,拨了一支千把人的小部队给孙策,总共不过几十匹马。
  不过令袁术后来跌破眼镜的是,孙策就愣是凭这点微薄的兵力,滚雪球式的迅速扩大了队伍,在短短几个月内平定了江东,并划地自守,还扬言要与企图称帝的袁术划清界限:“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
  然而探究孙策的真正军事作战过程,可称得上是经典的微乎其微,主要对手刘繇、王朗、许贡等人,大抵都是文官,不谙战事;唯一的武夫严白虎,却是出身匪盗,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他们难以抗衡出身军人世家的孙策,在情理之中。真正促成孙策快速兼并江东地区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他“结连江东豪门大族”。于是不断有地方势力加入孙的军队;甚至,“六郡望风归附”,减少了孙策的军事阻力。
  孙策的军事神话背后其实是外交纵横的神话。如今,虽然已找不到孙氏与江东豪门“连结”的记录,但在孙氏政权中,这些豪门派出的政治代表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占据高位——从中似乎可以看出当年“过江龙”与“地头蛇”结合的痕迹。
  对孙氏家族而言,既然在立国之初是凭借了他们的力量,脚跟未稳之前也不能急于与其撕破脸皮,而等到外部环境趋向稳定时,再考虑消灭他们,已显得力不从心了。孙氏家族在孙策之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治理危机:一是孙策暴死,孙权即位却缺乏足够的威望;二是曹操率大军南下,威胁整个南方的生存环境;三是与刘备翻脸,在彝陵展开生死大战。在这三次关键时刻,孙氏家族只有全力笼络,而根本不可能考虑铲除地方豪门。
  当所有的外部威胁逐渐散去以后,豪门已经尾大不掉——从国家治理的角度上看,孙吴是三国时期资源整合能力最差的国家:曹魏早已完成了社会资源(土地)重新分配的过程,已重新恢复“利出一孔”的机制。曹操宁可顶着“猜忌好杀”的恶名,不断给世家大族挑刺,以达到洗清的目的;刘备在益州,虽然所辖人口稀少,但也完成了绝对控制。只有孙氏家族,始终建立在地方势力联盟的基础上:在赤壁之战前,孙吴政权内部的决策缓慢、低效率正说明了这一点。地方豪门不介意再接受一个更强的军事领袖,正如鲁肃对孙权所言,众人皆可“迎操,如将军,不可也”。最后孙权联合了鲁肃、周瑜甚至刘备等非本地势力,才压制了内部不协调声音。
  但问题依然存在,在孙权晚年开始刻意打压本地势力:孙权借了废立太子事件的牵连,不断地给豪门世家出身的官僚制造麻烦。如顾姓,就遭到了广泛的株连;即便是一代名将陆逊,也被孙权派宦官诘责,以致愤懑而死。孙权的后代孙皓任用酷吏,屡兴大狱,“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估计也是对局面无法更改的任性行为。这一点可从他亡国后对晋武帝宠臣贾充的一番话可以看出——
  贾充问孙皓:“闻君在南方,每凿人眼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耶?”孙皓回答:“人臣弑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
  孙氏家族固然受制于地方豪门,难以全控整体资源,但孙皓的“倒行逆施”,更是将执政基础完完全全推向反面:吴国的灭亡没有多少悬念,或许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地方豪门影响力最大的时刻,莫过于陆逊时代。陆逊参与了消灭关羽的袭击战,更主导了彝陵之战这样的划时代战役。这令地方豪门扬眉吐气:周瑜在赤壁的军事胜利,代表着外来势力的成功,而陆逊则完全是本地成长的杰出代表。陆逊事业顶峰时,曾任荆州牧,假黄钺、为大都督——这意味着孙氏家族将整个荆州委托给陆逊来进行管理,包括人事、征税甚至军事活动,都有一定的自主权。
  当然,陆逊本人廉洁,家无余财,不过并不等于整个陆氏家族的欲望就得到节制了,陆氏家族对吴国资源整体控制能力事实上得到加强。
多年以后,陆逊病死,他留给儿子陆抗的,估计没有多少物质上的资产。但颇具象征意义的是,陆逊最大的遗产是5000私兵。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03-23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