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2月《小康》
  栏目:社会
民族手工艺:在传承与颠覆之间

★文 /《小康》记者 孙晓青

  无论是陕西边远山区那些拥有着历经2200年历史的土织布手艺的村妇,还是老北京胡同里那些为了传承民间手工艺苦心支撑的匠人,面对市场的冲击,他们都透着无奈。老家底儿保障不了生活,手艺活儿融不进市场,这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尴尬。
  生存是传承的羁绊
  46岁的李宗渊原本是陕西礼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当他成立了咸阳市第一家手工织布协会后,他的命运就和这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联系在一起。
  礼泉县隶属咸阳,位于渭北旱腰带,半数以上的村子都是山区。当年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把织布的手艺带到这个民风淳朴的村落,种棉、纺织、刺绣,使这一带的手织布发展到了一个很高水平。但是到了现代却只剩下家家户户闲置已久的老织布机,再也不见当户织的妇人。
  重新复兴手织布的路很难走。2005年夏天村里受灾,村干部想用发扬手织布生产自救,却遭到了村民们的冷遇,“这东西能赚钱嘛?”李宗渊虽也是农民,却是这一带少数生活还算不错的人,学过技术,思想开阔。就在大家反对这一想法时,他跟镇干部拍了胸脯,“放心吧,就是砸锅卖铁,俺也要让乡亲们靠织布发财。”
  为了吸引村民们加入手工织布协会,他买来棉纱,分发到各家各户,只要谁同意加入手织布协会,他连娃儿们上学的学费都垫,说是提前支付的工钱。就这样,才有一些妇女陆陆续续拾起了这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活。
  “手工艺人首先要生存,没有钱怎么养活老婆孩子”,来自现实的生存压力不仅是这些偏远山区的村民们要面对的,城里生活的手艺人同样也要面对。河南丝绢烙画艺人张贵春曾如此感慨。京城内的内画传人、古兆斋主人姚桂新也发出这样的无奈:“我有退休金,能够为了这份理想继续热情地做,但是很多像我一样的手艺人之所以不做了,很多情况都是受生活的牵累。”
  如今的手工艺人一方面要维持生存,另一方面还要背负传承和将技艺创新的使命,其身心双重压力可想而知。
  古老与现代的脱节
  李宗渊的开发传统手工艺的梦想有了开头就持续着,协会如今已经有了1000人,织布机700台。据老李介绍,礼泉北部山区的八个乡镇,有传统老织布机六七千台,能织布的妇女有2万人,所以发展空间依旧很大。老李扩展了陕西省内及周边的市场,销量不错,村里人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人家盖起了新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如今李宗渊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原来家家户户尝到了甜头,家家户户都开始了织耕,存货越来越多。当他兴冲冲为了把市场扩大到全国,去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后,结果让他愁白了头:城里人根本看不上他们的布。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2-18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