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0月《小康▪财智》
  栏目:卷首语
拯救乳业应严惩害人者

★文 /《小康·财智》编辑部

  市场和监管不应当只注重恶行事后的忏悔,而应当更善于鼓励和推进不懈的道德坚持,给肇事者以最严厉的处罚,该倒掉的就让其倒掉。唯有如此,企业对社会才有敬畏之心,我们的道德才不至于失范,崛起的企业才不敢重蹈覆辙。
  
  
  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幼儿患肾结石的事件,其高密度聚焦期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其长远的市场反应却在慢慢显现出来。
  走进北京的各大超市,特制的广告屏幕上是两个乳业巨头品牌伊利和蒙牛的宣传视频,耳中满是“质量可靠”、“安全保证”之类的喧哗,与热闹的宣传攻势对应的情形是,一些批次的产品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的乳业巨头的专柜冷冷清清的,巨头们昔日恢宏的货品堆放和热闹的销售场景已经荡然无存。
  而未能检出三聚氰胺的北京三元奶制品专柜,其利乐包的液态奶不见踪影,售货员说根本进不到货,太抢手了。
  而在几个月前,这种情况是倒过来的,伊利、蒙牛等奶业巨头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比三元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要近得多,说明当时的市场格局是巨头占了大半壁江山。
  中国有毒奶制品的风波,已经遍及全球,殃及众多与奶制品相关的产品。一些昔日响当当的品牌,现在的市场信誉度急剧下降。数以万计的婴幼儿用无法描述的痛苦,换来对这些品牌的消费信心的崩溃。这些生产有毒奶的奶业厂家,应该是不单单几句道歉和一些赔偿,就可以了事。
  种种迹象表明,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绝非一时一地的偶然,而是中国乳业大跃进似的发展,和有些夸张的“每人每天一斤奶”的诱人市场导向,加上监管部门疏于监管而共同催生的怪胎。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其各方面当事者均万分的痛苦:患儿及家长们承受了肉体、经济、精神上的痛苦;当事企业面对着经营和问责的痛苦;奶农肩负着市场巨变的痛苦。
  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乳业走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抛开媒体上喋喋不休地讨论什么“问责”之类,中国的乳业恐怕不需要小打小闹的修补,而切实地需要一种脚踏实地的新生。
  而乳业此时的新生并非“白手起家”,而是有比较厚重的积淀,综观三聚氰胺事件中质检部门多次发布的检验报告,在中国近千家乳品企业中,未被检出三聚氰胺的企业多的是。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思路,就是给中国的乳业市场一个崭新的形象,让那些长期坚持市场操守,注重奶源质量,拒绝谋财害命的,“干净”的企业,走上中国乳业领头羊的地位,把那些生产有毒奶的不良企业兼并或重组。
三元在北京市场的热销,昔日巨头在北京市场的昨日黄花,很能说明问题。应该建立这样一种游戏规则: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就等于丧失了市场地位,丧失了生存空间。市场和监管不应当只注重恶行事后的忏悔,而应当更善于鼓励和推进不懈的道德坚持,给肇事者以最严厉的处罚,该倒掉的就让其倒掉,给道德者以最热情的赞许和力挺,该上一层楼的就当仁不让。只有如此,才能拯救中国乳业。唯有如此,企业对社会才有敬畏之心,我们的道德才不至于失范,崛起的企业才不敢重蹈覆辙。忍一时之痛,换来的是秩序和道德的重建。否则,以后的企业还有什么事不敢做呢?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0-20


2008年01月(《小康▪财智》)


2008年02月(《小康▪财智》)


2008年03月(《小康▪财智》)


2008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