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0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央视广告:市场的力量

★文 /策划/本刊编辑部  采写、摄影/《小康》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招标是中国经济的睛雨表,是市场变化的风向标。企业表面上购买的是广告时间,实际上他们购买的是明年的经济发展。
  这里真正见识市场的力量。
  尽管逻辑上这似乎并不适用于一个占有垄断性资源的机构,但还是忍不住这么开头。
  每一年的11月18日,在梅地亚中心,央视广告招标会如期举行。全国重要行业的重要企业及他们的掌舵人聚集到一起,为市场而战。
  郭振玺说,他是他们的代言人。他喜欢这样高朋满座,济济一堂,共商大计。任何镜头下,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笑容满面,激情满怀,仿佛中国经济一直向上。
  郭振玺从他们身上学到一样及其重要的东西:面向市场。这是一种时刻被强化的强烈的观念。这种观念被他用来推动着这个国家最强大的垄断性媒体机构的广告经营进行改革。
  他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总监,之前是广告部主任,掌管这个机构的广告经营很多年了。
  曾经疯狂
  很多人大概还有印象,在1993年之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中间没有广告,只有《天气预报》里有一条全年卖60万的5秒广告。
  1994年,有多家企业要求定这个广告位。即使5秒广告涨到370万,竞争仍然激烈。1994年1到4月,央视尝试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增加了30秒的广告。4月1日之后,又增加到60秒。
  按照郭振玺的说法,当时央视价格的制定,要是真的按市场行情走,须得一天一个价才能赶上形势变化。
  到了1994年8到9月,多家企业通过各种关系要求定制1995年黄金段位的广告,央视黄金段位的广告严重供不应求。
  “在当时的情况下,资源有限,绝对供不应求,排队都抢不上。”于是,央视决定通过招标方式决定广告的价格和购买权。
  “广告资源的公开竞价,这是在全世界都没有过的。”
  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夏洪波接受《小康》采访说,招标,不仅解决了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并给了广告公司和企业一个公平、平等的竞争机会,还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广告意识。
  接下来的招标竞争开始白热化。孔府宴酒、孔府家酒,还有秦池酒都来了,那时候央视的黄金招标段几乎是白酒企业的天下。
  “央视意识到不能任凭中标额不理性地继续增长下去。于是,从1998年开始着力控制招标的热度,并把暗标改成了明标。”
  夏洪波回忆,在这一阶段,中标额逐年增加,中标的企业多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中西部企业很少。
  当时的中国经济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产业群没有形成,产业结构单一,客户结构也非常单一。
  之后那几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收入一直徘徊在20个亿左右。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0-06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