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4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浦东成年礼之六

★文 /采写/《小康》记者 杜娟

  浦东是上海的,也是世界的
  
  曾经引发上海企业外迁潮的“领军者”,原来并没有真正离开,而是把大脑和神经中枢留在了上海。
  
  上海虹桥临空开发区内,日化行业的国际著名企业联合利华的地区新总部安静而繁忙。
  2007年,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区管理部门已经搬到这里办公,联合利华的上海“中国总部”影响力大大提高。
  虽然上海新总部的启用同样低调,但是如同几年前将生产基地外迁到合肥一样,联合利华又一次引起关注。人们突然发现,曾经引发上海企业外迁潮的“领军者”,原来并没有真正离开,而是把大脑和神经中枢留在了上海。
  1986年就在上海建厂的联合利华,2004年因生产成本等原因将生产基地迁到合肥。
  紧随其后,上海大众将普桑的生产基地建在了江苏仪征,将赛欧的生产基地移到烟台;3M公司在苏州成立了生产型企业;英特尔在成都设立新的封装测试厂……一时间“外资制造业企业开始撤离上海”的惊呼不断,“警惕空心化”的言论,给一路高歌的浦东敲响了警钟。
  对此问题,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几位人士有着相同的看法,“商务成本是伴随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必然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小型企业,特别是以加工为主的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必然有一些要被迫退出市场,这符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不过一个事实是,“高成本+高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商务成本,正如一只无形的大手逼迫浦东进行新的选择。
  事实上,从伦敦依靠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重新崛起的经验中,浦东官员早就对发展方向形成了共识——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但是,几年下来浦东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维持在“0.2:50:49.8”的水平,第三产业徘徊不前,而在伦敦等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70%以上。
  究其原因,“我们的干部还不适应为第三产业营造环境,提供服务。”浦东新区一位官员对《小康》说。第三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滞后的行政管理体制。
  浦东是上海的缩影。
  其实,阻碍长三角一体化的直接障碍,同样来自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和行政摩擦,而尤以“带头大哥”上海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为甚。
  2001、2002年间的“上海机场航线调整风波”显然对依赖虹桥机场便利的苏州、昆山和吴江IT制造业造成了影响,致使苏州不得不重新考虑建设自己的国际机场,虽然最终未获国家批准。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4-07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