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2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捷杰耶夫:为中国破例

★文 /张志 李漠 王帆 李谟坤 特约撰稿 卜大

  马林斯基剧院有220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是以兄长的身份祝贺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启用。
  2007年12月24日下午5点。几十家中外媒体聚集在国家大剧院等待着捷杰耶夫的出场。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先降落在了天津机场。捷杰耶夫带领部分乐团成员从天津赶赴北京。
  “我第一次听到我们的演出被定在12月25日的时候,我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圣诞节。”捷杰耶夫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圣诞节从来没有在国外演出过,也从来没有歌剧和芭蕾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这一次算是为中国破例了。”
  10年前,捷杰耶夫来中国演出,当时中国国家大剧院还在筹建阶段,他本人就许下诺言要为大剧院进行揭幕演出。2006年,捷杰耶夫还特意前来参观大剧院的进展状况。“当时我戴着安全帽,在国家大剧院的里里外外都转过,中国的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了大剧院各个部分的功能”。捷杰耶夫对记者说,“今天我看到大剧院的内部和外面一样漂亮。马林斯基剧院有220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是以兄长的身份祝贺国家大剧院的启用,年纪不能阻碍我们成为朋友。”
  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还邀请了北京的几位资深乐迷和捷杰耶夫面对面交流。其中一位乐迷为捷杰耶夫送上了一双筷子作为礼物。这位乐迷说,“我知道您指挥很有特点,有时候用指挥棒,有时候不用。我想把这双筷子送给您,除了可以品尝美食之外,您也可以试试用筷子当作指挥棒。”捷杰耶夫笑着接过礼物,并当场比划了几下。台下笑声一片。
  当晚7点,捷杰耶夫带领着乐团成员走进歌剧院进行彩排。
  虽然因为现场观众的喧闹再加上乐团成员的旅途劳顿,捷杰耶夫本人对当天晚上的彩排并不甚满意,为此他推掉了转天下午再次和记者见面的机会而临时增加彩排时间。但是这一切都并没有影响捷杰耶夫本人和他身后马林斯基剧院的传奇故事在中国乐迷当中传播开来。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很多歌剧演员都纷纷投奔西方国家进行演出。很多剧院难以为继。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对记者说:“当时的情况是,合人民币一毛五分钱就可以看一场歌剧。” 而就在俄罗斯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之际,年仅25岁的捷杰耶夫在1988年被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为新一任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由于捷杰耶夫本人对于这座剧院历史的熟悉,他深深知道这座已经二百岁的剧院里有着珍贵而且独一无二的原始手稿。那些沙皇时代被委托创作的歌剧原谱都珍藏在马林斯基剧院的档案室里。他知道,这些都是重新振兴俄罗斯歌剧的珍贵财富。在他接任期间,他曾经对那些要离开俄罗斯到欧洲寻找生计的演员们说,“你们可不可以不离开?我会让你们过上像欧洲艺术家一样受人尊敬的生活。”
  就这样,捷杰耶夫留住了乐团的中坚力量同时开始着手整理珍藏的原稿。由于他本人对俄罗斯历史的熟悉以及对于俄罗斯歌剧血脉中那种粗犷激情的准确把握,经他还原的歌剧作品又一次受到欧洲主流音乐界的认可,作品中散发出的力量使很多乐迷大为震惊。几年时间,捷杰耶夫带领的马林斯基剧院重返主流舞台,并且被从不出租场地的美国大都会剧院邀请到美国巡演。而捷杰耶夫自己也被评论界冠以“俄罗斯歌剧拯救者”的美名。
  虽然直到现在,俄罗斯歌剧以及古典音乐的生存状况依旧不乐观,但马林斯基剧院却受到全世界的礼遇并在俄罗斯独树一帜,他们现在的商业赞助来自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无不爆满。而捷杰耶夫本人也被刻薄的评论界毫不吝啬的归于“大师”地位。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2-20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