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12月《小康》
  栏目:文化
古代“官车”有讲究

★文 /刘作奎

  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5年)颁布中国有记载的历史最早、也最成型的官车使用规定:一、不同官员驾车马匹数量有差,马匹越多官爵越高;二、公车的装饰体现等级差别,一是,即车厢两旁用以遮蔽尘土的屏障,官品六百石以上至千石的可以将左车漆成红色,两千石以上的可以将两车都漆成红色;一是车辆上避雨遮阳的车盖。平民乘车只许用青布盖,官吏两百石以下用白布盖,三百石以上用皂布盖,千石以上方可用皂缯覆盖。于是车盖连同冠服合称“冠盖”,也成了仕宦的代称。我们所说的“冠盖云集”与现在众多官员要开会将车子停在一块的感觉差不多。
  事易时移几经改变

  对于任何中国古代统治者来说,想方设法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其政策的不二选择。而官车的使用也巧妙地渗透到统治者的治国方略中。他们或多或少都认识到:广泛使用的官车是国家兴衰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官车每经历一个朝代都会针对上个朝代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西汉灭亡东汉建立的时候,牛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当了公务车的角色。东汉光武帝刘秀认为,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因此在官车使用上也应该节俭,所以费用相对低廉的牛车开始在东汉盛行,直到经济发展后牛车才被马车取代。同样,在魏晋南北朝时,一些统治者在开国初期国力不强的情况下,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力推行牛车。
  但南北朝时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很多君主和百姓非常推崇“魏晋风度”,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追求个性化。于是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官车使用种类最为繁多的时期。比如宋文帝喜欢乘坐用羊拉的官车,羊力气小,体格羸弱,无法与骏马和壮牛相比,但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有品位;南北朝宋的右光禄大夫颜延之,经常选一些老牛和病牛拉着一些笨拙而奇形怪状的车游荡于街市之间,以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南北朝宋的大将军沈庆之,每逢赶上朝贺,经常乘坐一种叫“猪鼻无帷车”的怪车,这些都在当时被认为是潇洒的表现。
  隋唐时期,政府开始采用骑马制度取代魏晋“华而不实”的各种风尚。两朝统治者均认为,南北朝在乘车规定上过于随意,助长了浮夸糜烂的风气,削弱了国家的战斗力。这种情况必须克服,应该鼓励骑乘健壮威猛又有效率的马匹,来保持官员的活力,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
  北宋时期也一直沿用官员骑马制度,因为大唐雄风和国祚绵长对赵匡胤来说太具有吸引力了,因此登极之初就明确规定百官骑马。这种风气在北宋非常普及,即使是在高级官僚和知识分子中间同样是如此。王安石退居金陵后常骑驴代步,有人要送他一顶双人抬的小轿,他发怒说:“奈何以人代畜!”南宋时期普及了轿子,但这个朝代积弱不振,很快灭亡了。
  官车的日益舒适化和奢侈化往往是一个朝代走向糜烂的前兆。创建明朝的朱元璋很担心养尊处优的轿车代步会导致吏治腐败,所以开国不久便规定只许妇女和年老有病者乘轿。三品以上文官特许乘坐四人抬的轿子,余皆骑马;勋戚和武官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抬轿者,都要接受严厉处罚。这一套规定在明朝初期执行得还是比较彻底的。但是,随着明朝的日渐衰弱,法律逐渐得不到遵守,那些贪恋安逸的官员们又纷纷坐上了轿子。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2-05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