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02月《小康》
  栏目:聊斋
谁“偷”走了我的节日?

★文 /杨名

  同是“洋节”,在中国的遭遇却不尽相同。相比圣诞节的火热,感恩节就冷清了许多,只有不多的人发发短信,或有小资情调的酒吧推出一些化妆舞会之类。也许因为和感恩节相依相伴象征的东西太少,商家没什么好卖好吆喝的,所以少了很多宣传和鼓吹;或许是我们的东方文化使然,中国人崇尚感情含蓄内敛,不愿如此直白地表达谢意;也或许因为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不需要一个外来的节日来专门提醒我们要去感谢别人。

  我倒以为,国人对感恩节大可宽容一点,先拿来用,我快乐我做主嘛!比如佛教,来源于印度,可传入汉地两千多年来,我们不也一样心安理得无比巧妙地把它融进中国传统文化里了么?可如今面对“洋节”的兴盛,人们却有很多忧虑。我想,那是因为对比我们民族“不景气”的传统节日,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忧虑。“洋节”的风行不可怕,面对“洋盛中衰”的现状,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不知不觉将遗忘自己的传统、历史、精神、文化和民族情感。

  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和性格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而每一个传统节日恰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具体表现,它们蕴涵着民族气息,折射出深厚的民族国家观,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取向。然而,中国许多传统节日文化如今正逐渐被人们淡忘或遗失。比如,端午节本是中国人为纪念战国时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立的,可前不久韩国居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它列为其文化遗产,更有甚者,现在连中秋节的发源地居然都生出许多争议来,真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单就保护民族文化而言,韩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携带着韩剧和韩服刮来的“韩流”,让我们感到韩国文化的深度和力度。冷静想一想,韩剧创造的收视神话,难道仅仅是简单的商业成功吗?不是。韩国是把其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大力推向世界的,“大韩民族”的民族性让世界惊叹!韩国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保护方面却做得比中国好得多。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觉得汗颜么?我们的国家和国民,对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行动起来了。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6-02-11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